学信·招生考试平台-努力做中国顶尖创新性人才选培的教育智库河南招生网山西招生网四川招生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招生信息网 | 2024年01月13日 星期六 |旧版

减负有用吗?“穷人减负,富人苦读”是寒门心态的恐慌

教育的精神培养,能制衡社会认同的负面影响吗?当教育屈从于成功学,生产符合精英阶层要求的人才时,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达标便是成品,不达标便是次品。像富人一样苦读?没有平等意识的精英教育,最终会让我们在自卑与狂妄之间摆动,任凭社会压力的摆布。


近年来,“减负”成为中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关键词,开始是减作业、减考试,后来是减奥数、减校外培训。

不过,在高考作为核心升学评估标准的前提下,家长们对自上而下的减负似乎并不买账,还纷纷“自投罗网”地自觉增负,而且炮制出“穷人减负,富人苦读”的励志鸡汤,亲手喂给孩子。

客观上讲,既然旧的高考模式仍没有被打破,最适合应试教育的就是增负,尤其是增加奥数和课外培训,否则“上重点”几乎不可能。

由此肯定会认同“穷人减负,富人苦读”的逻辑,认同与高端人群的差距是靠苦读缩小的。换句话说,这种寒门心态一直在暗示孩子,你家里没钱,没地位,再不多学一些,这辈子就完了。

什么是寒门心态?台湾禅学造诣深厚的文化人林谷芳,在《归零》一书中做了阐释:

世家人的优点是大气,毕竟看得多,但缺点是容易虚浮。出身寒微的好处是实在,而缺点则是容易目光短浅。

很多脚踏实地的人,重视眼前发生的问题,是环境的顺应者,却无法摆脱从小因袭的自卑情结。在潜移默化中,这种心底的惶恐还可能传递给下一代人。

我们生在寒门是命运的安排,无从改变;但寒门心态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改变的。

寒门心态的最大危害是否定个体的自身价值,强行与社会认同的成功标准比对,在焦虑中屈从于外界的价值取向。

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富人便是高贵、进步的标杆,他们做什么,其他人也应该做什么。即使无法超越,跟风也是一种选择。

只有这样,寒门心态才能得到抚慰,才能得到些许安全感。

原本,兴趣与思辨意识才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习得,按说与家庭背景没有必然联系。除此之外,我深深感到,平等观念也应该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仇富、也不歧视弱势人群的价值观才是健康的、有益的,而狭隘、虚荣、猥琐的心态,伤害社会,更伤害自己。


减负的目的是突显学校教育的精神培养功能,以制衡社会认同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可惜在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的驱使下,精神培养指向的竟然是成王败寇的一元价值观的桎梏,而与之相顺应的寒门心态变本加厉,进而削弱平等意识,让人们惶惶不可终日。

当前的中国教育其实是成功学的翻版,批量生产符合精英阶层要求的高端人才。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达标便是成品,贴上精英的标签出厂上市;不达标便是次品,回炉或废弃。

无论是豪门二代,还是寒门子弟,在精英教育的洗礼后,多半信奉强人哲学,至于平等,渐渐成为他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说说而已。

像富人一样苦读?没有平等意识的教与学,最终还会让我们在自卑与狂妄之间摆动,任凭社会压力的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