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校园 BBS >> 咨询互动 >> 浏览文章
北大不鼓励招偏才引新争议 选才给先行者更多空间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1月23日,北京大学首次回应社会对于该校“不鼓励招收偏才、怪才”的质疑。同时,北大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生名单开始公示(详见本版1月24日报道《偏才怪才 不应成高招“指挥棒”》)。

 

  一番对质疑的回应,却引发了更大的争议。有人赞同北大的表态,认为大学应该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也有人担忧,北大的“不拘一格选人才”会流于形式。

 

  北大自2009年起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以来,这项改革就始终在争议中前行。一所大学的招生改革举措,为何引发了如此大的争论?广泛关注的背后,潜藏着何种社会心理?折射出高招改革的哪些难点和痛点?

 

  【争论】

 

  大学需要怎样的学生

 

  一年多来,有关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争议焦点,大部分集中在:推荐学生大都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全才,较少偏才和怪才。

 

  北大1月23日作出回应,称对于偏才、怪才很难有明确的选拔标准,而且偏才怪才也不是大学希望的拔尖创新人才。这番回应赢得了部分公众的理解。广西南宁二中科研处副主任傅慧珍表示,北大招收学生,具有示范意义。北大招收全才、通才的选拔标准,能督促家长将孩子培养成为关心国家大事、素质和才能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于国家和社会有益。

 

  支持者大都认可大学招生具有“指挥棒”效应,应该谨慎。正如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杨东平所说,发现个别偏才怪才,不应成为考试改革的主要目的。

 

  反对之声,同样强烈。有专家和网友表示,北大此番解释,“多少令人对实名推荐制失望”。以“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为代表的一系列自主招生的高考制度改革,本被寄望于有效完善现行的高考录取制度。“但是通过两年中学校长推荐的名单和北大招办的此番回应来看,校长实名推荐制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些背离初衷。”

 

  在反对者眼中,偏才怪才也是人才,他们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宝贵财富。“高校除了通过统一的标准化考试选才,应该有勇气再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这些人才一个更好的向上流动途径,那才能更好体现教育为了一切人才的责任。”

 

  中立派的观点则认为,偏才怪才有潜力,但应该严格把关,这个责任在高校,而非中学。河南省教育科研所副所长高尚刚曾分析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关注度太高,无形中给把关的中学校长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一般会推荐较稳妥的全才学生。“自主招生的评价标准还应该放得更开,不要限制名额,把‘慧眼识珠’的权利交给高校。选拔适合学科特色、有悟性、有专长的学生。”

 

  有中学校长从人才“供给方”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学校长在向高校推荐学生时,也应该先思考“大学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学生”,以此来调整中学的教学目标,避免千校一面、学生“模式化”。

 



人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