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信·招生考试平台-努力做中国顶尖创新性人才选培的教育智库河南招生网山西招生网四川招生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招生信息网 | 2024年01月13日 星期六 |旧版

研学赛道,血流成河?

政策就是飓风,带动着各类产品短期集中、快速爆发。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政策的红利,搭上驶向成功的快速列车。只可惜,每次只有极少数的人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绝大部分的人都成为了陪葬。

“跟风”目前在国内应该是一种大形势,风起时,老母猪都能飞上天;风停时,飞猪也要变死猪。物极必反的道理谁都懂,但是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的涌进一个又一个的死亡战场呢?!

1.研学产品多赝品

研学旅游的前身应该就是夏令营,只不过之前因为安全风险的原因,夏令营产品更多的是利用假期时间,各类社会机构的单方面市场行为。而主要的产品就是带着孩子玩,市场空间相对较小。如今研学旅游的政策开放,让这块巨大的蛋糕得以彻底释放,这也让研学旅游变成了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双向市场行为。突然爆发的市场,对于这个产品领域而言,完全没有准备充分。更多的机构都还是延续着夏令营的模式,来吃这块巨型的蛋糕,这一类应该算是高质量服务商了。但更多的是急于分一杯羹,披上狼皮就往狼群里混,虽然获得了分羊的机会,同时也获得了被喂狼的机会。

市场上的研学产品应该是品类繁多,但是更多的是有名无实。也就是传统的报团旅游换了一个称呼,以研学之名,行旅游之事。研学市场应该算是一个新兴的市场领域,之前虽然有夏令营产品的支撑,但是产品的服务体系还未达到满足当下这个大需求的状态。

为了快速逐利,加上研学市场还没有准入门槛,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大锅里,可谓各路鬼神,应有尽有。研学的市场需求有了,但是研学的产品还需要一个时期去过渡完善,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作。

研学产品的参差不齐,不仅仅是卖低质产品或者说是赝品的问题,而是在给一个行业埋下一颗炸弹,到一定的阶段就可以带来重创。

2.集中爆发快淘汰

发展——优胜劣汰——高质发展,这是一个很常规的发展形态,对于大部分行业都比较适用。这是一个过程,一个演变进化的过程。但是在眼下这个时代,一切都被按了快进键,真的是贴合了当下这个5G时代的来临。发展本身应该是一个过程、一条线,但是这个过程却在当下这个时代被变成了一个点,直接开始了优胜劣汰。

利益幻想的驱使,让冒进成为了一种常态。为何说是利益幻想呢?因为是否得到利益还未可知,一切都是投资者的想象,想到这么做会得到很多的利益。瞬间让研学市场一片沸腾,这里面真正获利的是那些卖课程和中小型娱乐设备的机构和公司,而投资打造研学产品的老板往往很难得到最后的利益。投资小的可能还有点机会,投资大的往往很难翻身。

研学产品从无到有几乎是一夜之间,现在的市场上,研学产品几乎遍地都是,虽然说不上是地摊货,但也差不太多。这个社会是一个快速晋级的社会,人的需求自然也是快速晋级的,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产品成为了一次性产品,加之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催化,好的会被快速认可,差的自然也会被快速淘汰。因为产品的高度集中,淘汰自然也是一个惨烈的过程。

3.产品统一无内涵

研学市场的政策性释放,最挣钱的绝对不是做成熟研学产品的,但是风险却属于研学产品的投资者。这个市场也让很多景区开始借题发挥,抢夺这块蛋糕。

但是,看来看去你会发现,所谓的研学产品几乎都是一个样,什么样呢?那就是儿童乐园的模样,越发展越眼熟,甚至在向城市公园靠拢了。这一波市场的引领,让儿童娱乐性设备又迎来了一个春天,特别是无动力乐园,几乎成为了景区的标配。

研学的核心是“学”,但是现在的核心产品却是“玩”,即使是玩,也只是最初级的玩法,没有什么精髓。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又一个冰冷的设备,僵硬而没有灵魂。一样的设备,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摆放的地方;一样的玩法,只是换了不同的执行者。研学应是一种场景式教学,其核心产品应该是课程的内容,是大脑与内心的引导,然而这些软性的东西,却在很多产品里被弱化或没有触及。“学”的核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样的产品又怎会长久。

4.瞬间红海多厮杀

在国内,你会发现,政策鼓励什么?什么必然过剩。如果你能走在最前列,那还真有可能收割点红利,因为即使没有获得红利 ,也会有后来者去给先行者一些补偿。因为单纯卖所谓的经验就能够获得一笔不错的收益。各类策划公司、顾问公司,都可以为那些行业新生上上课,但是背后的故事,这些新生可真心是听不到。因为,这些人往往都会把自己包装的很成功,其背后可能是平淡,也可能是各种惨败,很少会有真正的成功者。因为成功者根本没时间出来帮别人指导未来。

国内各行各业都在趋稳和趋冷,对于投资市场,又热又低门槛的行业应该首选旅游和研学了。这也导致研学产品的数量在不断剧增,毫不夸张的说,研学产品现在是随处可见,也导致了市场的各种恶性竞争。

打低价应该是惯用的手段,但是低价好打却不好升,一旦陷入到低价的漩涡中,无疑就和吸毒一般,想戒戒不掉,逐步走向死亡的深渊。虽然未来是美好的,但是缺少利润的支撑,又怎会带来好的产品。客人喜欢低价,但是不喜欢低质,同类产品多,代表竞争也多,但是如果考虑未来,就一定不能跳进低价的坑,否则未来悲矣。

5.“双减之后”质量为王

面对“双减”,研学旅行将迎来哪些机遇?研学旅行是否会步入发展快车道?“双减”政策的出台会对整个研学行业及研学企业有哪些影响?下一阶段研学旅行将会涌现出哪些新主题、新玩法?如何开发出更具内涵、更高层次、更广维度的研学旅行产品?这些都是相关人员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教培机构拥有众多的学校与家长资源,若是在研学旅行方面运用得当,将会为开启新方向增添便利,而这些也是很多研学旅行机构所缺少的优势。”研学项目已经不再是小众项目,已经成为大众项目。如果转型的教培机构实力雄厚,原有私域流量充足,那么转型研学旅行行业是一个好的选择。如果机构原本实力就很一般,那就要慎重考虑研学项目,除非你原有生源和研学项目非常匹配,要不然不建议选择。

转型研学旅行应更加专注客群分类后的产品研发,比如,可以开发科技航天、建筑规划、音乐艺术、美食烘焙、青少年外交、海洋科技、美学设计等领域的专注研学产品,进一步深挖资源。

“双减”政策落地后,研学活动成为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赛道之一,大量教培及文旅机构可能会进入市场,市场竞争将变得十分激烈,现有中小研学旅行企业的生存空间难免会受到挤压。打败你的不是对手,颠覆你的不是同行。一些缺乏应变能力的中小研学旅行企业,可能才刚刚开始就已经被其他行业进入的竞争者莫名其妙干掉了。

有业内人士认为,“双减”政策对素质教育类研学课程,如艺术、劳动、体育等,并没有明显利好,因为研学本身就不涉及学科教育内容,说明显利好不太准确。

再者,目前“双减”政策还在完善中,且尚未明确是否针对研学服务制定实施指导价,如果实施指导价为非赢利性质,将会从根本上影响研学旅行企业的生存体系及产品结构。

不过,总体来说,“双减”后,其他领域的企业进入研学旅行行业,在加大竞争的同时,也会倒逼整个研学行业转型、提升,诞生新的商业形态、引入新的研学元素、实现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诞生新的研学职业。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将进一步优化升级,分工更加精细,服务更加优质。研学旅行或许会迎来长足的发展,同样也会由于融合了更多领域的新元素而进入新发展阶段。

携程《2021暑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休闲亲子游、研学旅行体验成为暑期定制游的主力。从供给侧角度看,研学旅行产品较2020年暑期增长超过650%,研学类产品搜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倍以上。小猪民宿报告也显示,带有研学功能的民宿产品同比2020年增长超450%,搜索量同比增长超3倍……研学旅行指导师等新兴职业开始涌现,高职高专开始开设研学旅行专业。

虽然市场十分可喜,但事实上,整个暑期几乎都没有开展研学旅行。去哪儿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之前,7至10天的中长期夏令营研学产品较多,现在3至5天的中短期研学产品更受欢迎。

与此同时,研学旅行行业仍存在研学安全、资质良莠不齐等问题。军事夏令营教员暴打3名未成年人事件、安徽研学旅行基地摘牌事件等对整个研学行业都是警示。

6.教育和旅游要深度融合

“双减”政策让“周末教育”成为热点,对研学旅行市场也是不小的考验。

比如研学课程的研发,如果没有特色和针对性的课程以及优质的研学导师,内容缺乏吸引力,可能会让很多客群丧失兴趣。“没有特色和亮点,只是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旅行和简单旅游资源的叠加,根本满足不了现在孩子的需求。”一位家长表示。

“建议联合教育、旅游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开展研学课程设计活动,根据地方特色和当地学校的特点,设计出不同主题、不同时长、针对性强、质量高、特色强的研学课程。”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面对‘双减’,在研学旅行中开展劳动教育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现在,家务劳动可以作为研学旅行的课程进行开发,从最基础的洗碗、洗衣、叠被子、整理房间,到做饭,或是种植、养殖。在研学旅行中开展劳动教育,不只是简单地带着学生劳动,而要把劳动作为课程进行开发,这样才能达到科学、高效、实用的目的。过去培训班只有学科教育,其实应该延续第二课堂——自然教育课堂,以弥补学科课堂的不足,自然教育、生命教育在课堂里是没有的,而很多知识都来自于大自然,但孩子们现在离自然越来越远,如何把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和学科教育课堂结合起来,将课本内容和现实结合起来,将孩子们学的知识活化,让更多知识融会贯通,把跨学科的知识壁垒打通,这对孩子的全面成长、构建孩子的底层逻辑会非常有益。

学校是大课堂,户外是大课堂,孩子们要读山读水读大自然,读一草一木,读大自然的万事万物,这是一种大阅读路线,让孩子把课本之外的知识多学一些,调动起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更接地气地学习。

同时,研学基地要强化监督和评价体系,确保研学基地的水平和研学活动的质量。学校与基地的直联也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来自北京的家长姚静表示:“参加研学游,首先要考虑费用、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我更希望学校能组织一些研学旅行活动,这样家长也放心,也省钱。”

此外,研学旅行市场愈发壮大,“教育”和“旅游”要融合发展,面对旅游生态的变化、市场细分后的客群分流、客人清晰的出行需求,要提供更加专业、细分,更具创新力、融合度的研学旅行产品。

7.亲子研学是热点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副教授王学峰:在需求端,“双减”会使得研学旅行需求充分释放。寓教于乐的研学产品需求将大大上升,以家庭亲子为主体的研学旅行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扩容,且更注重产品理念、行程内容、服务品质、费用性价比、师资力量等。

在供给端,“双减”倒逼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体现形式,研学旅行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集体意识。教培机构入局研学旅行赛道不足为奇,而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预计未来会有更多资本、有师资、有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培机构涌入这个蓝海,加剧行业竞争。但同时,竞争也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提升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

在产品与业态融合方面,研学产品的丰富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研学旅行让教育与旅游走向融合,研学旅行不是概念的提出或政策的出台就代表了真正的融合,恰恰只是走向融合的开始。要将研学旅行与其他旅游业态深度融合,在保护好当地景观和历史氛围的前提下,延伸研学旅行消费产业链,从而提高受众黏性。

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韩元军:现在“双减”刚刚开始,很多政策还在完善中。按照中央部署,等“双减”真正落地后,研学游市场将会形成巨大的经济规模,研学出行短途化、高频率、类型多元、定制化、小型组团化等特征将会呈现出来。

需求侧来说,周末学业培训取消后,青少年在周末出游将形成高潮,特别是体育休闲类的研学项目或者景区将会拥有巨大的市场,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市场细分将更加显著。

供给侧来说,更多其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将进入研学旅行市场,这涉及到研学产业链的各个领域,既有研学景区,也有研学旅行代理机构,研学旅行的供给主体将会出现多家实力较强的旅游集团,这同以往中小研学机构居多形成差异,另外,信息化、定制化和家庭化、组团化等市场需求仍会让具有专业能力的中小研学企业具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