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道德 >> 法治时讯 >> 浏览文章
破解农村教育问题需从根上使劲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近日,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就公众关注的16个热点问题展开了网上调查,结果显示, “教育改革”列关注度排行榜第八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人民网的两会调查未设置关于农村教育的选项,但出人意料的是,在两会调查与教育相关的网民跟帖中,对农村教育的讨论最多,占到三成以上。

这些情况表明,农村教育依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因此,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和审视。

最近一名博士生的返乡日记在朋友圈里疯传,一度引发网民热议,再次将公众的视野拉向乡村,并引发众人对乡土的思考。

究竟农村教育该何去何从?应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机会,有些不再固守田园,,而是选择进城务工。工作方式的变动,工作地点的变迁,随之带来的是子女教育问题:要么留守,要么随迁,而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问题中的难点问题。

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城乡流动儿童规模则达到3581万,两种儿童共有9683万,已近一个亿的规模,还在逐年扩大。

由此可见,留守和流动儿童的数量是庞大的、惊人的,不能不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亲情缺失,家庭教育弱化,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成长环境明显劣于受父母监护的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留守女童更易受侵犯。相比之下,流动儿童也面临着“融入”难等问题,如学龄前流动儿童普遍面临入园难,低年龄段有的入学晚;接受完义务教育,选择继续在现居城市读高中和考大学的,更面临“异地考试”等困难。这些问题都亟需破解,以为广大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从国家政策来看,这些年来,国务院和教育部门在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益方面一直在努力,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早在2003年的时候,国务院就提出了“两为主”来解决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即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2012年8月,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四部委共同起草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旨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框架中,使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入籍”成为新市民。然而,这些只能解决部分流动儿童的教育需求,在有些规定门槛很高的省份,满足条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于大部分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而言,依然面临着如何接受良好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说,异地考试,只能是权宜之计,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方。

如果留守的儿童依然在“留守”,随迁的儿童只能部分地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那么,问题还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并且,对于某些亟需疏解人口的个别大城市而言,还会带来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不但无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换言之,如果不触及问题的根本,这些问题还会存在着,并且还会持续下去。

因此,关键是找准问题的症结。追根溯源,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留守、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笔者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最根本的还是应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只有如此,才能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同时,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外出农民工带着子女举家进城,融入到流入地,只有这样,才能给予流动儿童以合理的名分,理所当然地在流入地接受教育。

而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人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