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教师风采 >> 人物论坛 >> 教师论坛 >> 浏览文章
给乡村教育“止血”关键在教师 作者:cctvzsw 来源:cctvzsw 文章点击数:


最近,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中特别提出,要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教师培养,重点为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提供师资保障,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成长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

 

毋庸讳言,乡村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持续投入,乡村教育事业步入发展新阶段,新校舍不断建成,教师待遇稳步提高,然而与城区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质量提升相比,乡村教育仍在“失血”。《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教学点有8.68万个,远不及1995年时19.36万个教学点的一半,这固然跟撤点并校、人口流失有关,然而其背后呈现出的教育资源分化也不能忽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有差异,一些城区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人为地拉大了校际之间的差距,产生了明显的“虹吸效应”,优秀的乡村教师涌入重点校,重点校的优秀生源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乡村教育人才变得匮乏,普通学校也越办越弱,引发新一轮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出现。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关键就在于给乡村教育“止血”,打破资源分化的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不少乡村校舍建得漂亮,硬件条件也上来了,但还是很难改变学生进城读书的热潮,原因就在于乡村虽然有了条件,但留不住优秀的教师,甚至出现了“培养越好、走得越快”的状况。为了让教师们下得去、留得住,2015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重点改善乡村教师的来源、待遇、培训和职称评审等。虽然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乡村教师流失依然是个突出问题,究其原因,待遇提升的幅度还不足以吸引优秀人才扎根乡村教育,职称评审的改善仍不能解决晋升难、积压多等难题。另一方面,基础教育在一线,需要有一颗从教善教之心,需有甘于付出的情怀,要有坐得下、耐得住的准备。面对经常“学生不足百人、教师不足八人”的现实状况,久而久之,许多教师最后也累了乏了,心思转移在了考调进城乃至另谋他途上。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是从教师教育入手,以使基础教育保有持续的师资力量和人才保障。一般来说,乡村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本土化培养,一种是师范院校培养。面对前者,要努力提高待遇,鼓励更多本土人才选择教师职业,选择一线教育,同时要注重提高素质,加大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养力度,为乡村小学培养补充全科教师,为乡村初中培养补充“一专多能”教师。面对后者,要在生源质量上下功夫。《计划》提出,将“免费师范生”改称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一个“公”字更为突出地强调,报考这类生源不只是为了“免费”,而是要有“天下为公”的情怀。为了进行有效筛选,还要加大入校后二次选拔力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从教潜质,培养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学生。如此,以人才支撑为前提,才能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

 

教育强,国家就会强。而强教育,强教师是一个重要方面。切实把乡村教育办好,把孩子们留住,把学校做强做大,就应该紧紧抓住教师这个“牛鼻子”,提高他们的待遇和职业尊严,让他们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让广大乡村充满生机活力,让乡村的未来充满希望。中国招生信息网



人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