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心理辅导 >> 心理辅导 >> 浏览文章
课外班改变了孩子什么?学会适应新规则 懂得时间的意义 作者:cctvzsw 来源:cctvzsw 文章点击数:


  这个时代的小朋友,学一门课外特长已经成为常态了。家长们“别人学了什么,我们要不要也学什么否则会输在起跑线”的心态,变相促成了早教领域以及课外班领域的蓬勃发展。

  加上很多父母对于艺术体育课程基本上都是门外汉,一方面想给孩子报班,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不学白交钱以及被早教机构忽悠了的种种心态,课外班的选择一点不比择园来的更容易。

  无论你是否在考虑为孩子选择一门或者更多课外班,其实这样的思考和关注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对孩子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对未来产生影响。作为已经陪孩子上了半年多课外班的家长,这半年的经历和观念一直不断在更新,我要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和你聊聊课外班这个话题。

  1

  我在选择课外班的时候是什么心态?

  小卷毛不到三岁上的舞蹈课外班,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

  当初选择的心态非常简单,因为四点半放学到距离我们下班回家将近三个小时,我的初衷只是想找一个地方给她放电,不要沉迷电子设备,电视动画片。

  实际上,一周五天,另外还有两天我给她选择了幼儿园自己开设的球类课程和英语课程。这样留下两天去游乐场或者其他的户外场所。这就是我们一周五天的安排。

  (尽管当初课外班的选择是规避无意义的屏幕时间,我们还是会保留在周末家人一起看电影或者纪录片的习惯,学习的方式是丰富且与时俱进的~)

  2

  那么多课外班,家长是不是太鸡血了?

  写上一篇课外班话题的时候征集过,发现我们上的不算是多的。许多处于对课外班停留在观望程度上的家长而言,总会心理嘀咕,这些家长是不是太拼了。

  从我们调研得来的留言结果来说,得到的回复是大家的心态相对比较轻松,在0-6岁学前这个阶段,学到什么样的技能没有迫切的期望,还是希望能丰富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做有意义吗?

  这里掉个书袋,我们的公众号很多读者都或多或少的度过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吸收性心智的概念并不陌生。

  蒙特梭利认为,

  儿童具有内在的学习驱动力(贺尔美Horme),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强烈学习与吸收能力(牧内美Mneme),这使得幼儿从出生起便开始对环境保持着不断的探索。

  在这种发自内心的内在驱动力影响下,儿童不断的探索环境,随着他运用自己身体的熟练度不断增加,其探索环境的范围也会日益增大。

  在探索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将会被吸收并成为日后进行更高阶智能学习活动的基础;探索中所获得的喜悦与成就感,则会正向循环的支持儿童下一次的探索,并形成自信、积极、独立、主动的正向性格特质。

  关于贺尔美和牧内美这些相对生僻的理论,大家可以去检索英文去了解这些理论的来源,但是上面一段话,我们大致已经明白蒙奶奶的理论里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更强调了孩子的经验的是通过实践来获得。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过程是这样的:

  “我看到了,我忘记了。

  我听到了,我记住了

  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早期很多教育理论里,不仅仅是蒙特梭利,包括瑞吉欧等教育理论里都注重孩子亲身体验的过程。

  对于我们家长的建议来说,在0-6岁孩子特殊的吸收性心智阶段,孩子的学习过程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我们能做的是创造丰富的环境,赋予他们的成长权利,引导他们成长,完成自我的生命体验的过程。

  除了教育理论,人类对于脑科学的研究实验也揭示了孩子大脑的学习机制是随时都存在,更让我们意识到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最近看到TED上关于儿童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一个实验,揭示了15月大的婴幼儿根据成人展示玩具的不同方式,决定自己游戏探索模式。这个实验所展示出婴幼儿令人惊讶的思维逻辑,也让我们意识到,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中。

  这个实验在优酷TED翻译小组上有字幕,稍稍有点英语基础的朋友强烈建议完整观看常见词汇,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其中一个实验结果表明:15个月大的婴儿,在实验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跟科学家一样,看重取样是否真正随机。wow~!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这些理论也好,实验也罢,让我们最直接的理解并应用的是,不同的环境下,孩子学习方式会相应改变,而课外班是丰富的环境的一个表现方式。理性的我们大可不必为此焦虑选择什么样的课程,是否与其他人孩子一致,它只是我们选择了不同的育儿生活方式而已。

  因为对于成人来说,我们承担了引导孩子成长的职责,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希望孩子成长的方向,观察到他们的兴趣点,在力所能及(时间和金钱投入)的范围内提供丰富的选择。

  去不同的地方旅行,

  去参观博物馆,

  看春花秋月,莺飞草长,

  这些都会融入孩子的成长记忆当中,

  构成他们未来的一部分。

  于我而言,课外班我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并且是期待孩子了解的部分,它对于孩子的影响在未来而不仅在于现在。

  明确了这些前提条件,一旦决定上课外班,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少。

  3

  课外班过程容易遇到哪些不可控问题?

  如果我们把课外班看成一项投资活动,找到专业的老师,投入金钱、时间这些必要成本的时候,我们是我们必然会期待一些结果的。从我个人陪孩子半年的学习经历中,成人的内心波动和孩子的心性才是最投资中最不可控的因素,也是会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小卷毛从不到三岁开始学了芭蕾启蒙课程,到现在已经半年过去了。当初也是跟演戏一样开启了课外班之旅。

  比较有趣的是,几乎每次有班上的新学生来,几乎都会上演小卷毛同学的翻版,站在门口嚎啕痛哭,死活不进教室。

  所以,如果你正在经历这样的艰难时刻,请淡定,你不是一个人~

  我观察过几次第一次试课的家长和孩子:有些家长还是意志坚定,温和的劝导孩子,也有一些被孩子动摇,试课之后,不了了之。这些其实算是目标明确,从一而终。毕竟跳舞并不是孩子成长的必须,每个家庭都有为自己孩子选择未来生活方式的准则。

  最糟糕的方式是家长内心的波动:

  从众地选择一个课程,自己却摇摆不定,孩子说喜欢就交钱了,孩子一旦哭闹,就放弃坚持。举着“爱与自由”的大旗安慰自己,让孩子想来就来上课,不想来就不来。拜托,这是偷懒,而不是爱。

  这种方式,让孩子不懂承担选择的结果的意义。这样知难就退的后果,不仅仅影响了一个单纯的课外班学习,而是影响了孩子建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模式,甚至是生活方式。

  无论是所谓的熊孩子,还是天使宝宝,不同的孩子展现的与世界相处的方式,都是父母的潜移默化的行为方式对孩子教育影响的结果。

  课外班的学习过程,不仅是建立了未来几十年学习生活中亲子关系模式,更会影响孩子未来自己独处社会面对世界时的诸多能力。

  4

  课外班改变了孩子什么?

  过程比结果收获更多感受是这样的

  这半年的课外班经历,让我看到了孩子的诸多改变。

  1. 学会适应新的规则

  小卷毛上的是蒙式幼儿园,老师并非是教室的主导者。而舞蹈教学,恰恰相反。

  在适应这样传统教学的方式的过程中,也是让孩子学会在不同环境下调整自我去学习新的规则的过程。

  绿色圈里的小朋友就是小卷毛

  曾经很多读者留言的焦点就是蒙式园的小孩是否会适应传统小学。所以,我在选择课外班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次测试。

  最初上课的几个月,她上课的状况是忽好忽坏,经过半年之后,尤其是经历了春节的汇报演出之后,年后回来上课,明显感觉到在状态了,经历一个学期波动,总算等到被老师表扬的时候。

  所以,这个适应过程不同年龄的孩子因为专注力和学习经验的不同,适应的节奏也是不同的。但是,让蒙式娃换个规则和大家玩,也是OK的。

  这个过程,作为家长给予足够的耐心和引导是很重要的。

  虽然每次老师都会吐槽小卷毛不乖,但是我会一直耐心跟她强调,这里和教室的规则是不同的,“这里的规则和幼儿园不同,在这里老师讲话的时候要认真听,跟着老师的动作去做。”

  在我看来,孩子懂得规则意识,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规则,是早期非常重要的社交能力,而家长的作用,就是把老师的要求用一种更好的方式告诉并引导孩子。

  2. 让孩子懂得时间的意义

  王家卫说,功夫,即是“时间”。

  任何一个个体的成长需要阅历的锤炼。小孩子不会懂得一万小时定律。但是他们有很多方式懂得付出与收获的因果关系。

  这张图片拍摄在她春节的汇报演出之后。小小的背影抱着有她一半身高的花朵,笃定地走过一节节的台阶。比起台上演出的画面,这才是我最喜欢的照片。

  这束花,被她视为珍宝,不肯与任何人分享。我就只好把它们晒在阳台上,变成干花永久保存。每当看到这个花束,她就会想起她之前的学习生涯,努力也好,眼泪也罢,都是曾经的经历。

  我没有过多的去表达奖励的意味,而是让她自己去体会学习的带来的乐趣,从她年后的上课态度来看,这个目的算是初步完成。

  在我看来,这些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技能的获得,他们的吸收性心智,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会接人待物的种种方式,这是孩子自我成长过程中,学习社会规则的预备,更是他们构建自我的社交方式。

  3 . 有趣的学习过程固然重要,但是学习,是有黄金期的

  无论是学习舞蹈,乐器演奏,还是各种体育课程,简单的理解,都是肌肉运动带来改变的过程。

  之前我们分享"王妃已经生完三胎了,英国王室到底怎样养娃"的时候,有两个读者的留言特别有趣,一个问为什么学习舞蹈,而另外一位读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跳舞(或芭蕾)可以令人的动作更优美,从小跳更好,潜移默化,哪怕只跳几年,长大了动作看上去也比没有练过的要优雅的多,所以我等儿子能上课外班一定要他去练舞!”

  “长大了动作要优雅的多。” 这位读者的留言,给了我很大启示。

  这种技能的获得,就像学会骑自行车一样,一旦学会,是伴随终身的。广泛的说法,很多人称它们为肌肉记忆。

  这个概念并不是算是准确,肌肉记忆只是我们理解的表象,因为记忆发生的位置在脑部(大脑或者小脑,学术界对于记忆发生的位置还有很多争议,当然也源于我们对于大脑科学的认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

  这些我们看来这些优雅或者技能下意识的展现,大部分会认为是小脑中储存的内隐性记忆。

  (预警:以下进入比较晦涩的学术转述部分,写着写着就跑偏了,但是还是想告诉大家一些简单的科学结论,去更好的支持我们育儿方式,看不下去可以直接看结论部分)

  上面提到这些技能(才能),关键的密码就是髓鞘质。

  第一,它和骨髓以及神经系统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如果把脑突触的轴突部分比喻成导线,那么髓鞘质就好像包裹在导线外层的绝缘体。髓鞘质给神经回路包裹上绝缘体,髓鞘质越厚,绝缘性越强,线路就越协调干练,我们的动作和思维就越加精确和敏捷。

  而髓鞘质的特点中有两点是特别值得关注的:

  第一、30岁之前,是轻松掌握新技能的关键期

  50岁以后,损失速度将快过生长速度,生成必要的回路所付出的时间和成本更多。

  好吧,这个结论带给我们的思考还真的蛮多的,对于学习新技能,我们做与不做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

  孩子的未来发展目前还预测不多,但这一点作为学生时代一直是文体委员的Go姐感触颇深。有两个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

  1.Go姐小时候学古筝,到现在比赛的曲目还有印象,后来转而学了古琴,因为弦乐的相似之处,上手很快,但是停下一段时间之后,识谱这些新技能的获得几乎全盘还给老师。

  所谓的童年时代的肌肉记忆都在,而髓鞘质的损失速度比生长速度快,结果就是30岁左右获得的新技能非常容易遗忘。

  2.小时候在体校学过乒乓球,前两年想学网球的时候,一挥拍,乒乓球的动作就上身了。教练一脸无奈。如果他懂点髓鞘质的脑科学理论,就懂得当年我是下了多少功夫练球,现在还要花多少功夫甚至更多才能给神经”包裹上新的绝缘体”,做出正确的反应。

  第二、精神高度集中的重复记忆才能最高效率生成髓鞘质

  以上这部分内容简单的理解为

  1.技能的学习在允许的范围内尽早开启

  2.专注能力与学习能力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言,选课外班,选什么课程,并不值得让我们太过焦虑。这个过程带来的学习体验远比教育结果重要的多,毕竟我们大部分人资质一般,成为音乐家运动员的概率微乎其微。

  而保持相对理性的心态来看待家长此时的投入与坚持,都是孩子未来生活诸多提供了诸多选择的可能性。

  而这些可能性里,有我们对于孩子生活方式的期待与引导,也会在不经意之间影响到未来。

  练过琴的孩子,手指是灵活的,想感受古典音乐的时候,可以去演奏;跳过舞的小朋友,肢体是优雅的,就是会在接人待物里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在于自己和世界的相处中,他们最终会通过自己的能力找到了恰当而舒服的方式,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所以,课外班之于孩子的成长,更大的意义是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

  如果我们自身能放大自己的格局,理解TED科学家演讲中所提到的,对于儿童的所进行的任何一项投资,都是在着眼于未来的话,那么我们和孩子每天进行的有智慧的对话,阅读有意义的书籍,思考世间万物运转的奥秘,这些都是对孩子早期教育最有价值的投资。

  在孩子们早期生活中,家长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提供丰富的环境,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在过程中学会坚韧和专注,在探索中充满创造力。而这些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对于孩子的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并不是普普通通的事情,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我们的每个行动都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所以,对自己投资,对孩子投资,用我们自己所能想到的最适合的方式~

  共勉~



人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