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心理辅导 >> 感人故事 >> 浏览文章
初中全部进城该不该?鲁农村义教引出的话题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p align="center"><font size="4">初中全部进城该不该?鲁农村义教引出的话题</font><br /> &nbsp;</p> <hr align="center" width="100%" color="#000000" noshade="noshade" size="1" /> <p> <table height="18"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499" border="0"> <tbody> <tr> <td valign="top" width="499">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strong>初中全部进城,该不该?</strong></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strong>&mdash;&mdash;山东农村义务教育引出的话题</strong></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1.cctvzsw.com/UpFiles/BeyondPic/2008-09/20089278095639238.jpg" alt="" /></p> <p align="center">&nbsp;</p> <p>&nbsp;&nbsp;&nbsp; 近年来,山东省平原县创造了一个教育&ldquo;奇迹&rdquo;,农村初中全部&ldquo;农转非&rdquo;进城,农村孩子全部进城上初中。在农村教育资源薄弱的情况下,是应该让学生就近上学还是进城上学?平原县这一做法引起了教育界的争议。&nbsp;&nbsp;&nbsp;&nbsp;</p> <p><strong>教师队伍不稳定,中学生纷纷进城</strong></p> <p>&nbsp;&nbsp;&nbsp; 平原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岳爱国介绍说,实行初中进城的现实背景是农村教师大量流失。由于农村办学条件差、待遇低,1999年至2004年,平原县乡镇中学外流教师高达213人,大学生、新老师又不愿到乡镇任教,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全线告急。优秀教师流失导致农村中学教学质量下滑,县里的农村中学有一半左右不能开设英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课程,有的即使勉强开设,教师素质也跟不上。&ldquo;改革前,每年都有一两千名农村初中生千方百计到城里读书。&rdquo;岳爱国说。</p> <p>&nbsp;&nbsp;&nbsp; 前几年,平原县也曾采取措施改善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安排城区中学教师轮流下乡任课,但无济于事,难挡教师弃教的洪流。在这种情况下,平原县决定实施&ldquo;初中进城&rdquo;,扩大城区中学教学规模,将农村学生全部转向城区中学。为了把全县1.8万名农村初中生&ldquo;农转非&rdquo;,平原县在城区3处中学的基础上,又新建和扩建了2处中学,今年农村初中生全部实现了进城就读。</p> <p>&nbsp;&nbsp;&nbsp; &ldquo;初中进城&rdquo;受到部分农民的欢迎。王杲铺镇甜水铺村村民陈宝全说:&ldquo;乡镇中学条件太差,老师水平和责任心都不行,孩子呆在这样的学校只会葬送前途。我的儿子赶上了好时机,能到县里好中学读书,现在学习成绩很不错,他的命运会因此改变。&rdquo;</p> <p><strong>&ldquo;初中进城&rdquo;引发一些新问题</strong></p> <p>&nbsp;&nbsp;&nbsp;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全面取消农村初中,让农家子弟进城读中学,也面临几个突出问题。其一,学生支出增加,农民负担增加。学生吃饭住宿、往返乘车,比在乡镇中学就读花费要大得多。王杲铺镇杨黑村村民杨少花的女儿在城里中学上初三,她说:&ldquo;孩子原先在乡镇中学就读,吃住在家,几乎花不着什么钱。现在每月生活费要130多元,支出比原先明显增加了。这点钱在城里好像不多,但农民家庭一年能收入几个钱呢?&rdquo;</p> <p>&nbsp;&nbsp;&nbsp; 初中进城对农村贫困学生就读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周德新说:&ldquo;农村孩子进城后吃住都得掏钱,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很可能就上不起学了。我们学校最初就有学生很晚进餐厅,找残汤剩饭吃。如果没有正规渠道救助,不知这些学生能支撑多久。&rdquo;</p> <p>&nbsp;&nbsp;&nbsp; 其二,乡镇初中进城,新建和扩建学校的成本可能转嫁到学生头上。平原县外国语学校原先便是贷款建校,面向农村学生实行高收费。一年的学费有1200元。后由政府财政出资,将学校转为义务教育学校,才取消了高收费。平原县县长马善军说,初中全面进城,最重要的是建校成本要由政府承担,不能搞市场化运作,否则建校成本转移到学生头上,农民将苦不堪言。</p> <p>&nbsp;&nbsp;&nbsp; 其三,学生交通安全让家长担忧。目前平原县在城区就读的农村住宿生包括高中生在内,高达2万人,每到学生放假回家时,交通安全压力很大。由于大量学生集中乘车,正规途径的交通运力满足不了需求,一些证照手续不全、车况及驾驶技术不过关的民营车辆参与运营,有的甚至用农用三轮接送学生,埋下了安全隐患。</p> <p><strong>义务教育:如何落实&ldquo;就近免费&rdquo;?</strong></p> <p>&nbsp;&nbsp;&nbsp; 记者在山东采访发现,农村初中进城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县虽然没有像平原一样实现全部进城,但也有一部分农村初中搬进了县城。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还很不均衡的情况下,农村初中进城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在教育界存在一定的争议。</p> <p>&nbsp;&nbsp;&nbsp; 平原县委书记董绍辉认为,有些地方为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向乡镇派老师支教,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增加投入改善农村学校条件也是漫长的过程。让农村孩子进城一步到位,让农家子弟与城里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即使考不上大学,将来进城打工是合格工人,回乡种田也是新型农民。</p> <p>&nbsp;&nbsp;&nbsp; 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第十届国家督学高文浩认为,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ldquo;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rdquo;让农村孩子就近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义务,学生进城上学,增加了农民的教育成本,实际上是把政府下乡办教育的一部分成本转嫁到了农民身上。</p> <p>&nbsp;&nbsp;&nbsp; 也有教育专家认为,初中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除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同样不可或缺。让初中生过早地离开家庭开始封闭式的学校寄宿生活,就像花要成长不能离开适宜的土壤一样,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缺位,同样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而对本来就&ldquo;失血&rdquo;的广大农村来说,教育资源进城,会更加剧农村的文化洼地效应。</p> <p>&nbsp;&nbsp;&nbsp; 高文浩认为,当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农村教育水平薄弱,迫切需要把优质教育资源送下乡,而不是把农村生源接进城。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免费师范生、增加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等政策,都是为了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尽快弥补城乡教育资源的二元鸿沟。</p> <p>&nbsp;&nbsp;&nbsp; 山东省部分教育专家认为,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农村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待遇没有落实。1995年颁布施行的《山东实施教师法办法》规定,在农村地区工作的老师,在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档工资,任教满八年的予以固定。八年后继续在乡(镇)、村学校任教的,再向上浮动一档工资。但是,时至今日没有实现。2001年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以后,山东大部分地区实现了教师工资待遇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但有的地方仍没落实。</p> </td> </tr> </tbody> </table> </p>


人支持
上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