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心理辅导 >> 心理辅导 >> 浏览文章
孩子们为什么又重回乡村学校? 作者:cctvzsw 来源:学信舆情 文章点击数:


bb98e0850892b60aecbe5b35b2fad126_1547510257_7673.jpg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全国减少小学371470所,平均每天减少64所。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099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

  撤点并校的效应并非只对教育形成了影响,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从大教育的视角来讲,撤点并校对农村家庭、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产生各种深刻的影响和改变。大规模的“学校进城”后,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

  农村学生的减少,除了是由于学龄人口的大幅度减少,还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大量贫困地区农民进城务工,带走了部分学生。进入城镇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又形成了另外一个人群:流动儿童。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华里,农村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华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

  农村地区实行集中办学后,发展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学生上学远的主要措施。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10省的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寄宿生比例为39.8%,初中生的寄宿比例达到61.6%。但已建成的寄宿制学校由于普遍缺乏配套的生活设施、教师等,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堪忧,农村小学生中寄宿生的身高,在不同年龄段均比走读生低3厘米到5厘米。

  随着国家叫停和规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农村教育正在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将农村教育城镇化和农村儿童实现就近入学,成为现实当中不同的两种主张。小学进镇、初中进城,消灭农村教育,使所有农村儿童都享受城市化的教育。他们的理由是人口城镇化趋势、乡村教育的衰败、城乡教育差距,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丰富化课程。在这种思考下,现实当中的做法就是大量撤并学校,力求实现规模效益。而学术界多主张就近入学,提倡保留和建设村小与教学点,适度发展乡镇寄宿制学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重申教育的基本价值,强调坚持就近入学、公平优先、探索适合农村需要的教育、保障农村教育的各种投入。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指出,农村教育资源配备的关注点应该是农村“后20%”的边缘化群体,而不是忽视或抛弃他们。做到真正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办好每一所学校,“小规模化”、“小幼一体化”和乡村教育的混合模式,是农村教育可行的几种模式。

  据报道,碱北村的小学被撤并,但在村民要求下,作为教学点留存。尽管条件简陋,村民还是愿意把小点儿的孩子放在这儿。

  碱北村的村民们愿意留住村里的小学,只是出于一种简单朴素的想法,为了让小不点的孩子少受些寄宿的罪,为了让本不宽裕的家庭不至于有太大的经济压力。至于那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公平”之类的宏大说法,对于他们则遥远得很、陌生得很。“教育逆动”云云,在村民们看来,其实更像是一种常识的回归。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常识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罗列出一些细节来。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连鞋带都不会系,寄宿实在超前;村里200多户人家大都是老人孩子,缺钱、缺力气,很难走出村庄很远去上学、去接送;在镇上上学的孩子吃不好、住不好,被叫做“小叫花子”,每次周末回家,一下车就哇哇大哭……

  不要小瞧这些细节,更不要动辄用“教育质量”、“规模办学”之类的大词遮蔽这些细节。其实,每一个细节背后,都对应着教育的一些规律性问题。系鞋带很不起眼是吧?规律告诉人们,过早的独立生活不仅不能养成良好习惯,反而会留下惨痛的记忆阴影;设施齐备的校舍好是好,不过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而言,“就近入学”更为重要;寄宿小学生被称为“小叫花子”,仅仅是管理的问题吗?没有充分的情感交流,何来智商和情商的充分发育?

  客观地讲,推行多年的“撤点并校”在硬件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建树有目共睹。只是,一项涉及全局的政策措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应该允许出现一些个别情形。毕竟,政策所面对的是千差万变的社会现实,是不同层次的发展状况。如果总是习惯于“令行禁止”、“一刀切”,无疑会出现削足适履的不良反应。事实上,“撤点并校”的不良后果已经有所呈现——乡村教育生态持续恶化,乡村文化氛围日渐稀薄,很多乡村少年甚至又陷入失学的窘境。

  宏大的教育规划一旦脱离了具体的社会环境,很容易成为伤害教育的利器。惟愿有关方面顺应乡村教育的现实,还乡村孩子一张方便安稳的书桌,而不是沉湎在宏大规划的畅想中,忽视了最关键的人的因素。要知道,教育的主体本来就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生命个体,哪怕他们散落在大山深处、乡村农舍,他们都是教育应该覆盖的孩子。

bb98e0850892b60aecbe5b35b2fad126_1547510225_7361.jpg 

“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教育何去何从?看了这则新闻,让我们心中充满希望!

“背井离乡”上学的农村娃又回来了

社会力量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早晨,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上午8点,八年级学生刘军从家门口出发,到永安洲实验学校上学。从家到学校,只要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而半年前,他上学的地方在外地,离家有几十里远路。一大批像刘军一样的孩子重返家门口上学,背后的原因有一个:乡村的学校大变样了!

f6b76905749f49a1ace3a2148268029b_1547509457_5263.jpg

学校全景

在永安洲实验学校走一圈,发现学校里里外外都透着股“高大上”的气质,完全不同于印象中的乡镇学校,游泳馆、艺体中心、国际报告厅、图书馆及400米标准跑道操场等一应俱全。校长徐江飞介绍说,几年前,学校完全另番景象,教室破旧操场简陋,整修后的操场有了塑胶跑道,教学楼之间有连廊相接,就算下暴雨也不怕了。教室里,新配置的全智能教学黑板是“教学神器”,老师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备课,课堂上播放,既省去板书的费时,也使教学更生动。

从学校的画廊就能看出,变的不仅仅是办学硬件,学校的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校园心理剧《让我再叫你一声妈妈》在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优秀剧目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校国际跳棋队在省国际跳棋特色学校比赛中,获团体银奖;校田径队获区中小学田径比赛第一名,代表全区参加市里的比赛……徐江飞说:“农村学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很自豪。”

这所农村学校变样是这里社会力量办学创新的一个案例。高港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永安洲镇党委书记蒋向荣告诉记者,这所学校是爱心企业、广厦建设2014年7月斥资2.3亿元捐建的,建成后,除学校教学楼部分实行封闭管理外,其他附属设施包括艺体中心、体育场、游泳馆、会议中心、图书馆等,在保证学校教学需要的同时,探索面向社会开放。因此,不仅这为高港教育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也大大提升了当地体育文化事业的水平,是一项惠及当地居民的民生工程。广厦建设集团江苏分公司总经理李晓东欣喜地告诉记者,一谈起广厦捐建学校的善举,永安洲人纷纷点赞。前不久,学校还获省优质工程“扬子杯”。

f6b76905749f49a1ace3a2148268029b_1547509470_4418.jpg

在上课的孩子们

如何化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入大财政投入和发挥社会力量办学都是关键。高港区近5年财政教育总投入17.3亿元,资金向农村学校倾斜,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示范区”。在省两年一届的义务教育学校学业水平测试中,该区2015年囊括6门抽测学科的全市第一,2017年有4门获全市第一、另2门获全市第二。2017年,全区学校获得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书画辅导示范基地等省级以上称号30多项;学生参加笼式足球、模拟法庭、武术锦标赛等省级以上赛事,获奖数超过300个,大大提升了农村办学质量。

“有好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好的学生,才能办好的教育。”高港区教育局局长李俊仁说,优质师资均衡化,是该区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顽症的关键一着棋。该区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与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等全面合作“学校、学科优质化工程”;与常州、南通实施“跨江联动”和区域合作,在校长影子培训、新教师挂教、骨干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合作,让校长、教师在实践中迅速成长;组建6个教育共同体,设立22个名师工作室和学科研修坊,不断健全城乡学校协同发展机制。永安洲实验学校丁红梅等16名教师入围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榜单;许庄初中教师叶新和,2014-2016年分别填补该区自主培养省特级教师、泰州市中青年突贡专家和正教授级教师三项空白。

“背井离乡”上学的农村娃又回来了!刘军说,家门口的学校不比城里学校差,而让他最开心的是,“每天都能看到爸爸、妈妈。”

bb98e0850892b60aecbe5b35b2fad126_1547510332_9853.jpg

希望再莫让“撤点并校”伤害乡村孩子,祝愿这样的学校越来越多!

社会进步的基础在于它的底层素质,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有多好绝不完全在于这个国家有多少优秀的大学,而在于落后地区的教育情况。只有乡村教育发展了,中国教育才会强,乡村脱贫才有机会。如果教育跟不上,人们即使口袋里有钱也会很快被掏空,再回到贫穷。只有脑袋“实”了,口袋里的钱才会扎实。

中国有六千多万孩子在农村,其中六七百万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他们的孩子缺乏教育。知识一旦缺乏,想补都很难。假设我国以后每年诞生至少600万个严重缺乏系统性教育和知识的留守儿童,当他们冲进城市的时候,会给社会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

孩子们会很快长大,乡村的教育的提升与改变正在跟时间赛跑……

近年来,城镇化轰轰烈烈进行中!

乡村学校是乡村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拔掉最后一根稻草,虽然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但对于乡村发展委实不利。

振兴乡村首先得让教育回归乡村,孩子们回来了乡村就活了……



人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