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政策法规留学信息 政策法规国际动态 经验中介政策 成功案例经验分享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出国 >> 移民 >> 国际动态 >> 浏览文章
盘点2008年海归大事:在阵痛与喜悦中前行(2) 作者:cctvzsw 来源:未知 文章点击数:


</span></p> <p>  每一个海归志愿者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都认为百年奥运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历史机会,自己不应该错过。同时,在国外从事志愿者服务的经历,这使得他们无论担负语言服务还是协调工作更加游刃有余。</p> <p>  <strong>肩负社会责任 共促和谐发展</strong></p> <p>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海归以不断带来先进理念、不断以创新的高度勇于实践等优势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p> <p>  有一种海归,他们活动在市场最前沿,但作为企业负责人,他们选择积极主动带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p> <p>  有一种海归,带领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材,试图走一条&ldquo;科技扶贫&rdquo;之路</p> <p>  有一种海归,是一群特殊的海归,他们的职责就在于建言献策。</p> <p>  有一种海归,带着先进的理念,为我们搭建绿色地球村的新梦想。</p> <p>  这种种的海归都在透露着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参与建设国家的热情、肩负社会发展的责任。作为和谐社会的一分子,他们从未忘却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特有的方式实践着自己的使命、履行着社会责任,致力于营造一个理性、科学、文明、绿色的和谐中国,见证中国的繁荣与强盛!</p> <p>  <strong>3、到农村去创业</strong></p> <p>  &ldquo;春江水暖鸭先知&rdquo;。本报很早就观察到近些年来海归投身农业建设的新动向。9月20日《一个海归的瓜农之梦》,本报报道了一名曾留学韩国的年轻人回国后选择回到农村做瓜农的故事。&ldquo;他种瓜的大棚时常洋溢着钢琴曲和萨克斯音乐,给瓜施的肥料也是用牛奶和中药加工而成。这个名叫包书超的河南小伙子身上凝聚了太多让人感到意外的地方&hellip;&hellip;&rdquo;在故事中本报开始将海归创业与农村这一广阔天地联系起来。</p> <p>  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农村站在新一轮改革的起跑线上。本报抓住热点延续了对海归务农现象的继续关注,11月8日,本报以评论《到农村去》为海归务农做了政策初步的政策解读。文章认为,掌握高科技知识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海归,要把创业视野投向中国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价值,拓展人生。</p> <p>  乘着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东风,11月8日,本报以头条刊发对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杨邦杰的访谈《海归:投身农业的机会在哪里?》。这篇有针对性的访谈,通过专家告诉广大海归和读者,参与农业建设,海归可以找到哪些机会;我们请专家告诉广大海归,要投身中国农业建设海归需要具备哪些素质&hellip;&hellip;《海归:投身农业的机会在哪里》一文见报后,引起海内外较大反响,更被海外版巴拿马地方版头条转载。</p> <p>  与此同时,本报记者还在一个农业博览会上发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在以发展工业科技园的理念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一个沿海经济发达城市里,居然很少有海归在这里投身农业建设。为此本报继续发表评论《农业,离海归还有多远?》。在评论中指出,匮乏经验、政策悬空让农业于海归来讲成了隔岸的美丽。</p> <p>  2008年,本报敏锐地捕捉到海归务农的新鲜气味,又紧随国家发展的节拍,吹响了海归向农村进军的号角;并及时地为广大海归投身农村建设做了政策解读、自身优劣势分析等服务性报道。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本报带着思考采访,实事求是地挑出了影响海归投身广阔农村创业的一些消极因素。农业离海归其实并不遥远!</p> <p>  <strong>4、公务员成为热选</strong></p> <p>  从2003年上海首次明确将海归公务员纳入公务员招考对象,到科技部部长万钢、卫生部部长陈竺先后走马上任,海归公务员渐入视野。</p> <p>  <strong>海归公务员再次出现</strong></p> <p>  自2006年以来,我国通过初试选拔了解中国国情、具备一定综合素质的海归,较之以前单纯注重海归具有一定国际经验要更加理性、规范,这一规定的出台也使得海归公务员似乎渐渐淡出视野。</p> <p>  2008年1月,昆明市委组织部宣布发出&ldquo;招贤榜&rdquo;,公开选拔100名后备干部,共有1377人报名,1308人参加笔试,其中海归有58名,报名条件中更有&ldquo;留学归国人员不限工作经历&rdquo;的规定。今年4月,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发布全省人才需求信息,尤其引人注目的是4家省直机关单位要招聘14位海归。这一系列的相关信息让海归公务员再次闯入我们的视野中。</p> <p>  <strong>海归考生的&ldquo;国考&rdquo;倒计时</strong></p> <p>  随着2009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临近,确认参加此次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达到77.5万,比2008年度多出13万人,考试录取率约为1.75%,甚至出现有的职位有4584人同时锁定,本次公务员考试激烈程度难以想象。</p> <p>  在&ldquo;公务员热&rdquo;再次达到沸点之后,越来越多的海归也涌入到公务员考试热潮中。与此同时,随着海归稀有性的逐渐降低,今年金融危机的全球性爆发,就业前景的恶化也无疑为此次公务员热推波助澜。那么,面对这么大的竞争压力,海归要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如何做到知己知彼,从而百战不殆?如何在中国国情下的公务员考试中避免进入误区?本报《海归创业》版在&ldquo;国考&rdquo;开考前一周及时而有效地带来了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专业解读。</p> <p>  <strong>海归&ldquo;国考&rdquo;启示录</strong></p> <p>  2008年11月30日,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期开考。公务员稳定无风险、相对高薪、社会地位优越等有利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考生渴望通过&ldquo;国考&rdquo;这座&ldquo;独木桥&rdquo;的考试,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p> <p>  由于海归常年生活在海外,与国内同样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者相比,具有一定的劣势。然而,总结历年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参加&ldquo;国考&rdquo;的经验,海归公务员把握自身优势,以优补拙成为了应对良策。海归所独具的国际化视野、熟悉国内外市场环境、外语能力和海外工作经验,这些都是国内的竞争者无法比拟的。</p> <p>  除此以外,在&ldquo;僧&rdquo;多&ldquo;肉&rdquo;少的局面下,海外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后也不乏盲目跟风现象,想要成为公务员热潮中的弄潮儿,而不是以务实的心态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做着积极准备,这样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