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基础教育 >> 中学 >> 中考辅导 >> 语文 数学 >> 浏览文章
名师总结:中考语文易混修辞方法辨析 作者:cctvzsw 来源:keke 文章点击数:


<p> 二十一中 刘凤影</p> <p>  一、比喻和比拟的辨析</p> <p>  (一)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p> <p>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p> <p>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p> <p>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例1以&ldquo;喧腾的大海&rdquo;比作热闹的&ldquo;东西长安街&rdquo;,有相似点;例2把&ldquo;青蛙&rdquo;模拟成&ldquo;歌手&rdquo;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p> <p>  (二)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p> <p>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ldquo;拟体&rdquo;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ldquo;拟体&rdquo;不出现。</p> <p>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p> <p>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p> <p>  例3出现了喻体&ldquo;一片翠蓝的水&rdquo;和比喻词&ldquo;像&rdquo;;例4只出现本体&ldquo;曙色&rdquo;和比拟词语&ldquo;流动&rdquo;。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p> <p>  (三)表达的效果不同。</p> <p>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p> <p>  二、借喻和借代的辨析</p> <p>  (一)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p> <p>  例1.黑夜,静寂得像&ldquo;死&rdquo;一般的黑夜!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p> <p>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ldquo;龙井&rdquo;。</p> <p>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ldquo;黑夜&rdquo;,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ldquo;龙井&rdquo;。</p> <p>  (二)不同点:</p> <p>  1.借喻的作用是&ldquo;比喻&rdquo;,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ldquo;称代&rdquo;,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p> <p>  2.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p> <p>  3.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p> <p>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p> <p>  例4.雷锋说:&ldquo;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rdquo;</p> <p>  例3是借喻,&ldquo;害人虫&rdquo;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p> <p>  例4是借代,以&ldquo;解放军&rdquo;代&ldquo;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rdquo;,这是借全体代部分。</p> <p>  三、对偶和对比的辨析</p> <p>  (一)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ldquo;对称&rdquo;,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ldquo;对立&rdquo;,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p> <p>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p> <p>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ldquo;呵,我多伟大!&rdquo;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p> <p>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p> <p>  (二)对偶里的&ldquo;反对&rdquo;,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兼格现象。</p> <p>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p> <p>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p> <p>  四、排比和对偶的辨析</p> <p>  (一)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p> <p>  例1.但见那&mdash;&mdash;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hellip;&hellip;</p> <p>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ldquo;满树繁花,一街灯光&rdquo;,或&ldquo;一街灯光,四海长风&rdquo;,就变成了对偶。</p> <p>  (二)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p> <p>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p> <p>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 <p>  例2是排比,&ldquo;要&rdquo;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p> <p>  (三)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p> <p>  五、反问和设问的辨析</p> <p>  (一)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p> <p>  (二)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p> <p>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p> <p>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p> <p>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ldquo;美&rdquo;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p>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