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大学 >> 名校展示 >> 公办大学 >> 浏览文章
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cctvzsw 来源:keke 文章点击数:


<p align="left"><font size="2">  中国农业大学是 <font color="#0000ff"><u>教育部</u></font> 直属、进入 <font color="#0000ff"><u>国家&ldquo;211工程&rdquo;</u></font> 和&ldquo;<font color="#0000ff"><u>985工程</u></font>&rdquo;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现任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柯炳生。<br /> <br />   中国农业大学是<font color="#0000ff"><u> 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u></font>,其历史源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国务院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 <font color="#0000ff"><u>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u></font>,发表了重要讲话。 <br /> <br />   历经近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 共设有13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 <font color="#0000ff"><u>6个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二级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u></font>;<font color="#0000ff"><u>10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1个部级研究中心</u></font>。<br /> <br />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1490余位专职教师,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授(含研究员)403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646人,&ldquo;长江学者奖励计划&rdquo;特聘教授10人,&ldquo;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rdquo;26人,国家&ldquo;百千万人才工程&rdquo;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专家1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ldquo;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rdquo;10人。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国际著名农学家Noman Borlaug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ldquo;DNA之父&rdquo;James Watson在内的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我校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br /> <br />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ldquo;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rdquo;。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截止06年底,有全日制本科生14488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35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65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05余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262人,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139人;成人教育学生及网络教育学生35093名。 <br /> <br />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二十多年来,我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89项。&ldquo;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rdquo;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ldquo;优质高产玉米农大108的选育与推广&rdquo;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国家增产粮食100亿公斤以上,这些成果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我校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ldquo;973&rdquo;项目)总数为9项,居全国高校第三位。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余项,列全国农林高校第一位,北京高校第三位。2005年我校SCI收录论文425篇,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其中,农学学科论文我校列全国第一位,生物学类论文我校列全国第二位。2005年我校有2篇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上发表。2006年我校科学家分别在《CELL》和《NATURE》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奠定了我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font><font size="2"><br /> <br />   中国农业大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化程度。学校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挪威、丹麦、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乌克兰、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有数百名国外专家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校内设有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日农机维修培训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中日神内农牧经营研究中心等国际教育、科研合作机构。<br />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学校现有七十多个学生社团,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理论、实践、志愿服务等多种类型,成员超过5000人;建制完善的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队、健美操队、戏剧社等,学生合唱团代表中国大学生先后赴韩国、西班牙、台湾进行专场演出,获得国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学生登山队成功登顶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雪峰,并有4名队员入选2008年珠峰奥运火炬传递预演队。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连续14年获得全国比赛冠军,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并于2006年获得多哈亚运会铜牌,为祖国争得荣誉。&ldquo;名家论坛&rdquo;作为校园文化的品牌自创办以来,已先后邀请到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ldquo;杂交水稻之父&rdquo;袁隆平院士、文学大师余秋雨先生、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外交家王英凡先生、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著名企业家张朝阳等在内的各路&ldquo;名家&rdquo;走上讲坛,发表演讲。近年来,我校学生曾相继荣获&ldquo; &lsquo;挑战杯&rsquo;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rdquo;一等奖、&ldquo;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rdquo;一等奖等荣誉。34名同学自发编写了一套题为《乡土?乡亲》的&ldquo;三农&rdquo;科普图书,温家宝总理亲笔回信并给予高度赞誉。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大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已经制定并正在实施整体发展规划,以改革和发展为主旋律,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校园建设,朝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2">学校办公室:62736518&nbsp;&nbsp;&nbsp;&nbsp; 62733144</font></p> <p align="left">&nbsp;网址:<a href="http://www.cau.edu.cn/">http://www.cau.edu.cn/</a></p>


人支持
上一篇:北京林业大学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