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成长顾问 >> 顾问 >> 浏览文章
专家支招:中高考前,孩子早恋了怎么办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2009年的中高考终于跨过了百天倒计时的大门,以最后冲刺的姿态追着时间赛跑。在这场考前马拉松比赛中,形式各样的考前心理调试辅导再次被提上各个学校的日程。

           

  近日,团市委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和本报接到不少孩子求助,称自己陷入早恋的困扰,面对迫在眉睫的中高考,既担心中高考因此失利,让父母伤心、老师难受;又不敢告诉父母、老师,忍受着学业和情感的双重煎熬。

     

  另一方面,一些家长要么隐约感觉到孩子有陷入“早恋”的迹象,却不敢问,怕影响孩子的考前情绪;要么不问青红皂白,打骂孩子……孩子“早恋”了,在考前俨然成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让人头痛不已。

        

  可孩子考前“早恋”这层窗户纸,真的不能捅破吗?家长和孩子们又该如何打开天窗说亮话呢?

       

  小胜,男,高三学生,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家庭条件好,是父母和老师眼里“最棒的儿子和学生”。

       

  到了高中后,学业渐重,小胜感觉强手如林,很不适应成绩缓慢下滑的情况,尽管父母、老师一再鼓励,小胜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高三上学期,小胜成绩依然无好转,他索性谈了个女朋友,开始表现得吊儿郎当,对成绩毫不在意。父母虽然心知肚明,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惟恐影响孩子的考前情绪。

         

  专家:通过沟通,小胜其实和女同学并没有实质性的交往,只是害怕成绩下滑,失去父母的宠爱,更害怕自己努力后,成绩也上不去。因此考前谈恋爱的行为,其实是想表达“不是我不行,是因为我谈恋爱分心了”,给自己找个借口,保护自尊心不受伤害。

      

  小胜是典型的家长一味“鼓励教育”的结果,经不起挫折。家长要教会孩子勇于面对学习的挫折,孩子才能正确看待学习,摆正心态,重燃信心。

     

  玲玲,15岁,独生女,成绩优秀。上初三后,因与班上一位男生交往过密,有同学反映是谈恋爱,被班主任找去谈话。虽然玲玲否认,其父亲还是被老师约谈。不想,玲玲的父亲当着同学的面扇了女儿两巴掌。玲玲自觉无颜上学,辍学数周。

         

  随后,在众多压力下,玲玲勉强复学,但公开和男同学出双入对,成绩也一落千丈。面对父母、老师的询问,玲玲答道:“反正我没谈,你们也认为我谈了,那么谈谈也无所谓!”

  专家:通过接触,了解到玲玲与父母关系冷淡,很少交流。玲玲因考前紧张,常跟这位男同学谈心,并未谈恋爱。可老师和家长的强压,激发了她的反抗心理。

  据悉,这种在考前因家庭成员关系冷淡,而陷入早恋和所谓“早恋”的孩子最多,占到50%以上。孩子在家中不能得到温暖,会本能地向外寻求情感寄托。要想拉回孩子,需家人一起努力改善关系,加倍关爱孩子,孩子的感情重心自然会回归正常。

  课后,孩子们在交流功课

  是我:家长应阻止孩子早恋吗?

  晚报聊聊吧:你孩子多大?

  是我:我就是那孩子,我快16岁了,读初三。

  晚报聊聊吧:哦,爸妈知道你早恋了?

  是我:嗯,打我了,还赶走我朋友。

  晚报聊聊吧:爸爸为什么打你?

  是我:半年来,我一直跟朋友在家做作业,做完就在家里玩,聊天。结果前两天被我爸爸碰到,说同学告诉他,我在谈恋爱……然后就当着朋友的面把我打了一顿!

  晚报聊聊吧:爸爸打人不对。可你为什么不告诉父母带朋友回家玩的事情呢?

  是我: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谈恋爱,怕说不清楚。你怎么看早恋?

  晚报聊聊吧:不支持,不反对,不过学生首要任务应该还是好好学习。

  是我:我一直好好学习呀,成绩一直在进步呢。

  晚报聊聊吧:是吗。那现在爸爸这么反对,你打算怎么办呢?

  是我:好好学习,暗地里联系。

  ◆不要泛化“早恋”,更不能粗暴对待,要尊重孩子的情感

  周雯:虽然在考前冲刺这样一个敏感期,家长的过激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听孩子的解释,就断定孩子是早恋,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男女同学之间正常的友谊,在考前高压阶段尤显珍贵,我们应该鼓励,万不可粗暴对待。如果家长因此和孩子产生裂痕,应及时制造机会,弥补对孩子情感的伤害,比如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中来玩。

  ◆早恋很正常,不可怕;家长应“真心接受、宽容对待、换位思考、正确引导,”可防后遗症。

  郭盈吟:退一万步说,即使孩子早恋了,也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家长不妨回忆一下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种种困扰,换位思考,对孩子真心接受,宽容对待。

  孩子是最敏感的,只要家长摆正心态,他自然愿跟你聊,家长就能帮孩子疏导考前学业和感情带来的双重焦虑,告诉他成为优秀的人会得到更多优秀异性的欣赏,将早恋的情绪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如果孩子的情感过分压抑,得不到疏导,可能会导致成年以后,与异性交往的障碍,这样的后遗症恐怕也是家长不愿看到的。

  ◆孩子早恋,也不能不闻不问;应“外松内紧”,借助第三方灌输正确的性知识。

  青少年心理一大特点是具有反叛性,建议家长多借助第三方与其沟通,可最大程度化解正面交流可能带来的摩擦。例如,多和孩子的朋友聊天,给孩子留字条、推荐书籍等,慢慢灌输正确的恋爱观,特别是性知识。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想要通过隔绝的方式,防止孩子早恋、接触性知识是行不通的,孩子反而可能因此越发好奇,从不良渠道获取不健康的信息。

  另外,少数家长发现孩子早恋反而有利于学习,进而不闻不问,甚至推波助澜,这也是不可取的。宽容不等于纵容,纵容容易误导孩子。“外松内紧”,宽容对待,借助第三方正确引导,才是可行之道。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