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小升初”计划受限 家长择校热情却依然不减
昨日,武汉市民办学校小升初“择校”迎来集中报名。上午8时许,记者在武汉二中广雅分校看到,赶来为伢报名的家长已排成“长龙”,队伍长达百余米。 有的家长为了抢先报名,甚至一夜没睡,前晚10时许就赶到学校排队。
据了解,从今年起,武汉市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招生计划进行了总量控制,小学招生(在校生)规模不得超过该区年度招生(在校生)总规模的6%、初中不得超过15%。这意味着,民办学校“小升初”的招生规模、招生人数都将受到一定的限制。
“与去年相比,今年不少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都有所减少。”一位民办学校的负责人说,民办学校的招生规模受到限制,主观上是想降低家长的择校热情,让一些家长知难而退,但从昨日的实际报名情况来看,家长们为伢择校的热情却是“有增无减”。
“我们原定上午8时30分开始接待家长,因为怕家长们等得着急,在7时30分就开始了工作。”武汉二中广雅分校校长黄勇介绍。
作为江岸区的三所名校:武汉二中、武汉六中、七一中学,今年区教育局下达给他们的招生总计划是不得超过16个班。然而,与教育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不相称的是,报名这三所学校“小升初”的人数分别为:武汉二中广雅分校1400人,武汉六中上智中学1158人,七一华源中学1200余人。
家长高涨的“择校”热情,在武汉市其他中心城区也有表现:在江汉区,武汉一初慧泉中学报名者超过1200人;在硚口区,报名武汉十一寄宿初级中学高达1600人。
武汉市教育局介绍,招生报名数大于计划招生数的民办学校,将采取电脑派位和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招生方式,其计划比例按5:5安排;招生报名数小于计划招生数的民办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登记注册方式招生。
现场
未带入学通知书 近百家长进不了校门
“你让我进去嘛,我又不会骗你。”“你先把学生的入学通知书拿来,没有通知书不能进去。”昨日,在某民办中学报名点,家住小东门的陈先生颇感无奈,“我和我老婆一大早就来办报名手续,期间我回家去拿了一些资料。通知书在老婆手上,没有通知书,他们就不让我进去。”
“我是外地的,孩子没有入学通知书,现在想择校读书都不行。”一大早就从黄石赶过来的杨先生在校门外徘徊了很久,他数次试图和门卫沟通但都被拒绝了,“报纸上明确规定一个学生只能报一所学校,你们都不看报纸的吗?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已经报了另外的学校呢?不然就把通知书拿来。”现场门卫不停对家长们重复着这一句话。
记者在现场粗略统计,仅上午3个小时,就有近百位家长因为没带或没有入学通知书而被拦在了大门外。
声音
摇号是否真正公平?
“15日摇号,今天只是办理摇号的手续,好不容易报上名,心里还是没底呀,这个事情悬得很。”刚走出学校大门,郑女士就掏出手机给家里人说了报名的情况。
通过与前来报名的家长攀谈,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都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有的人认为,若是电脑派位被摇中,自然很高兴。如不幸落选,可能会感到一些遗憾。针对摇号的公平性,也有部分家长持谨慎态度:“前不久刚出现了"经适房六连号"事件,电脑派位摇号是不是真正公平,暂时不敢相信。”
记者观察
生源逐年递减
公办初中“小班教学”应对“择校热”
划片对口入学的学生不来对口学校报到,却纷纷找路子“择校”,近年来,因“择校热”导致武汉市一些普通初中学校生源减少。昨日,“武汉市小班化教学优势策略与方法研究”的课题组负责人、武汉第七十五中学政教处主任詹新生介绍,“择校”和计划生育等原因,让越来越多的普通公办初中意识到“小班教学”的重要性。
“相对于大班上课,小班教学增加了师生沟通的频率和深度,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詹新生说,民办学校生源爆满,即使他们想进行小班教学也不太现实。
这几年,在小班教学的探索中,七十五中也尝到了甜头。该校杨校长说,小班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业的批改、学生的辅导,还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都比大班上课好得多。此外,由于生源数量较少,普通公办初中的学生教育资源的人均率也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