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道德 >> 法治时讯 >> 浏览文章
重庆删除民族加分造假名单 挫伤社会诚信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最近网上关于重庆高考生所属民族身份造假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继高考状元何川洋被举报弃录后,又一报考北大的考生田中又被网友举报,而重庆高招办对一共31名民族身份造假的名单讳莫如深,对网名要求公布的追问迟迟不予答复,这其中的猫腻其实已经显而易见,这种东西在当下的中国已经见怪不怪了。我也不想对这一具体事件谈什么看法,也不值得再去谈它,我想说的是通过这一事件,通过类似的高考弊案(高考加分,冒名顶替,民族造假,考场作弊,师生共谋等等等等),再一次看到我们的中国特色,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也才是我今天想谈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网上,电视上,平面媒体上对本已备受诟病的中国的考试制度再一次发动轮番攻击,有的学者,专家纷纷主张进行学校自主招生的改革,打破当下的一考定终生的僵化的考试录取制度,以实现教育的素质化转变。我承认在理论上,他们显然是对的,而通观世界名校的做法,人家也早已经有了几百年的成功经验。
          

  道理非常简单,因为考试成绩只能体现一个人的所有能力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可以说一个人的所学知识,通过所学知识而获得的能力提高的程度的绝大部分是不可能通过一场理论考试测试出来的,这话说起来有点绕,但绝对是真理。但真理在手是不是就可以以为按照真理所揭示的方法去做了呢?
        

  试想一下,在目前这种全世界最为僵化的,本来应该是虽不算最为合理,却最便于操作,最不容易作假的,与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比,丝毫没有进化的考试制度下(制度没有进化,对付制度的方法和手段却已经进化得我们认不得它了),都已经出现了如此之多的作弊方法,都已经使目前的这种制度处于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之中,如果现在干脆只把考试成绩作为参考,把这最后的一点公平也抛弃掉,而由学校自主决定对学生的取舍,就像人家国家早已在做的那样,那中国的大学将会是什么样子,我想恐怕连傻瓜都可以想得到:父母当官的靠关系,父母不当官的靠钞票,还会有第三种人进得去吗!我想恐怕有也是为数不多了。
          
 
  可怕的是这类特色不仅仅存在于教育领域,它像一个幽灵,在很多领域都能看见它的影子,中国改革的最大难点就在这里。当然谁都知道,中国的出路在改革,而且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扩大改革的领域,但如果我们的改革不考虑时空上的时序,不能抓住重点,不去突破难点,我们的改革就难以成功。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