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我的假期我做主,很多孩子可能都曾这样憧憬过,教育部门也在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减负”。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各种形式的补课占据着他们的假期,他们的愿望也渐渐落空。
暑假刚刚开始,在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校利用假期给学生补课的情况下,太原某校初三家长却联名上书要求学校补课。为学生“减负”不但没得到家长的感谢,反而引起家长的担忧。那些刚刚享受了几天悠闲假期的孩子不得不背上书包,返回学校开始假期补课。
对此,记者采访了几个家长、老师、学生,听听他们对于补课的看法。
家长:读初三不补课就是对孩子和家长不负责任
李先生的孩子今年开学就要读初三了,成绩忽上忽下,他一直为孩子明年能否考上一个好高中而担忧。李先生说,越是重点学校,越是抓得紧,老师们都是早早就把课程教完,然后带着学生总复习,这样孩子的起点就会高一些——当然,这就要求占用孩子的双休日和寒暑假。不过,现在考试都是分数说话,为了孩子有个好前途,牺牲一点是应该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李先生说,同事家的孩子在一所重点中学读初中,读初一时课程较简单,老师就给孩子们额外安排了物理课程,虽然孩子双休日需要补课,但到了初二孩子学起物理课程来很轻松,这也是值得的。
李先生算了一笔账,他说孩子在自己的学校补课一天,只需要交十来块钱,而且是自己班的老师教,可以合理掌握进度,学习效果好。有的学校不补课,家长担心孩子玩一个假期,生疏了课本上的知识,给孩子报了培训班或找家教,按小时收费,一节课15元或更高,其余时间还得家长督促,一点也不划算,效果也未必那么好。别的孩子都在补课,自己孩子也不能落下,读初三不补课就是对孩子和家长不负责任。
老师:常有家长找来求情,让给孩子开小灶
麻老师是一所大学附属中学的英语老师,所教的班级成绩连年名列前茅。虽然学校要求他们不能有偿给学生补课,但是还是有一些家长私下里悄悄找到她,说是孩子英语成绩太差,希望她能给系统地补一补,一个小时30元。
面对这样的事情,麻老师也曾经有过顾虑,但是家长苦苦哀求,而且保证不把这件事传出去。麻老师只好答应下来,现在她每个双休日都要给好几个孩子补课,家长们为了表示感激,除了支付补课费外,还请她吃饭,送她购物卡。
记者问麻老师是否担心学校知道了会处分她,麻老师显得很无奈,她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自己也有孩子,知道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程度,她实在拗不过那些家长的哀求。
斐斐:虽然不太乐意,可是还得听从学校及父母的安排
斐斐是个白净的女孩,她说读小学时父母就常给她请家教,经过辅导成绩确实有提高。
斐斐说,虽然自己也有很多计划,打算在暑假读几本名著,看几场电影,和同学玩一玩,但是快读初三了,课程负担毕竟不轻,别的同学都在以各种方式补课,自己也不敢懈怠。爸爸承诺,只要她考上了重点高中,爸爸就带她去海南旅游,还会给她买一辆电动车。
斐斐说,她每天从学校回到家,写完作业就不早了,晚上总是睡眠不足,很是辛苦。可是爸爸妈妈怕打扰她学习,连电视都不看,妈妈还费尽心思给她做营养餐,她理解父母的苦心,少休息一下也无所谓,明年暑假再好好玩。
记者点评:在以分数决定前途的现实下,家长、老师、学生都好像被一根无形的皮鞭驱赶着,他们齐心协力为了分数而努力着,心甘情愿中有几分无奈,这样的心理让人不忍去指责。
但在今年6月份通过的《山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校应当保证未成年学生休息、文娱和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以各种名义占用未成年学生寒暑假期、法定节假日集体补课。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学校占用未成年学生寒暑假期、法定节假日集体补课的,由教育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处分。
记者建议,老师应在不延长学生学习时间的情况下,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家长则应逐渐改变“分数高于一切”的看法,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归还属于孩子们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