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向长江大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学习活动
10月26日,长江大学的学生们自发来到江边,表达对昔日伙伴的哀悼。
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冒着生命危险,跳入长江,救起了两名不慎落水的少年。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不幸遇难。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部日前授予15名学生“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荣誉称号,追授陈及时、何东旭、方招“全国舍己救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为深入学习、宣传和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日前,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在教育系统开展向长江大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学习活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刻领会长江大学大学生英雄集体的精神价值,充分认识开展向大学生英雄集体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通知指出,要深刻领会大学生英雄集体的精神价值,充分认识开展向大学生英雄集体学习的重要意义。长江大学“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是新时代青少年的楷模。他们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满腔热血直至宝贵生命诠释了当代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追求和崇高使命,谱写出了当代大学生的壮美之歌。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现了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心系社会、关爱他人的优秀品德,乐于奉献、甘于献身的高尚情操,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价值是激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发奋学习、健康成才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力量源泉,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坚实思想基础。在教育系统开展向大学生英雄集体学习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进一步激励和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