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浅析文化教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两者相互影响、互相制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必须包括文化教学。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语言的社会意义,把英语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而脱离文化孤立地来教的话,就象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Brembeck所说的“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学方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方法。”一样,其后果是严重的。下面,笔者结合几年的中学英语教学经验谈谈有关文化渗透的一些看法:

 

    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不仅语言体系不同,各自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不同。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在传授规范语言的同时,努力让学生了解并适应这种文化背景和文化意识的差异。2.适当地导入与中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即时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想开眼界、见世面的欲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长期和持续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3.有益于外语知识的掌握和交际能力的提高,以达到外语教学的目标。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称呼语。在JEFCBook3Lesson34UncleWang'sFactory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Smith”、“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2.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3.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4.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Book1Lesson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oldareyou,MrsRead?”“Ah,it'sasecret!”为什么Mrs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5.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youhadyour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6.介绍。人教社JEFCBook1中“What'syour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name,please?”或“MayIknowyourname?”如果使用“What'syour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7.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Mother'sDay(母亲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和ChristmasDay(圣诞节)等。

 

    三、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注重情景教学,包括招呼、问候、致谢、告别、请求、应答、礼仪习惯、手势、举止等。2.词语的内涵,包括词语的演化、情感色彩、词语的联想意义、习惯用语、俚语和谚语的运用。3.通过文章、杂志、报刊了解相关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及社会。4.体会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包括谚语表达的习惯、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性格、民族特点等。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