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常见有不少父母会与孩子共同设计出一份完美的作息时间表,精确到几点几分,然后让孩子照此执行,希望以此来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意识。但结果是几天之后,大多数的孩子都坚持不下去,甚至会产生厌恶反感情绪,不愿意配合父母,如果父母进行强迫、责骂则会造成相互之间的冲突,最后又是半途而废。
■咨询师建议
所谓的时间观念既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种时间观念的培养不是基于训练,也不是基于管教,而是基于生活。一个有时间观念的家庭生活中,孩子会在一言一行之中,不知不觉就自然建立起生活的规则,变成自己的一种人生模式,也无需为一张“作息时间表”纠结自己了。在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的同时,家长是否也要自问,我们如何建立家庭的时间观念?文学家托尔斯泰说得很好:“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
■问题三:对家人比较漠视,如家人生病后不太懂得关心人
在我们大人谈话的过程中,浩浩会时不时地过来“打扰”一下我们。可后来当我和孩子单独一起玩的时候,他说他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来干什么,他心里很害怕的,所以需要不时地过来看一下我们。可见,浩浩并不像他父母说的那样对情感不敏感。
其实孩子内心是相当敏感的,会很准确地捕捉到大人脸色和心绪的变化,他妈妈也说这孩子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好,老师对浩浩的评价是“没有这么拎得清的孩子! ”
■咨询师建议
我不认为浩浩是缺乏情感和爱心的,而是孩子内心的情感太复杂,甚至有许多冲突,以至于只有用冷漠来掩饰了。正如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感觉一样,有无私的爱,也有恨铁不成钢的咬牙切齿。我们也不必过于苛责孩子不能表达纯然的爱,因为他从大人那里接受到的也是一种矛盾而复杂的感受,孩子还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爱。爱的语言有很多,其实我们大人自己也需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通常借用五种方式来表达爱,它们分别是:第一,肯定的言辞;第二,精心的时刻 (不仅仅是记住重要的日子,更重要的是给予对方全部的注意力);第三,接受礼物(一种象征的东西);第四,服务的行动 (做对方希望你做的事情或行动);第五,身体的接触。我们首先要自己掌握好爱的语言,才能教会孩子学习和理解爱的语言,充分地去感受爱、传递爱。
■问题四:对事物不是很有追求,不像一般的孩子带高帽子就行,软硬都不吃
我单独陪着孩子在沙盘室玩了一段时间,跟他大谈陀螺战士,孩子很开心地给我进行了陀螺表演。后来我们又聊起了他的学校、他的生活、他的苦恼等等,就在这样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孩子一边聊天,一边开始用手在沙盘里抓起沙子玩乐。再到后来,玩心大起的他到沙具陈列柜上找了辆小车子,将沙盘左下角的沙子,用小车子装载好运到右下角堆放(见左图)。一趟又一趟乐此不疲,并且告诉我他的目标,是要在右下角堆起一座小山!那份认真劲,让坐在一旁的我内心有一种感动,因为我知道此时的浩浩,正在为了他自己的目标,热情而努力地“工作”着!
■咨询师建议
至始至终我没要求过浩浩玩沙盘游戏,也没有问他为什么前面坚决不玩,现在又要开始玩了。只是用好奇而欣赏的眼光陪伴着他,见证他的努力和成功。也许就在这一时刻,一份肯定的言辞,将陪伴着他在未来人生的路上,快乐又自信地为理想而奋斗!
■结论:孩子的问题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家长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更多的陪伴,而不是更多的要求,以身作则、学会表达爱意和支持,那么孩子自然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