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安徽、河北三省25个县中,有11个县至少有一个乡镇连一所幼儿园都没有。在安徽省的一些县,甚至半数以上的乡镇根本就没有幼儿园。
宁波教育学院张赛园女士在选取浙江省象山县的资料做《县域幼儿教育资源合理化配置的研究》中发现,无论是城乡财政性经费投入的比例,还是公办园、民办园幼儿教师的用工、学历、职称等,差距都相当大,其结果致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幼教发展举步维艰。
学前教育“构筑国家财富”基于两个支点,一个是社会的回报率,一个是人的潜能开发。美国经济学家JefferySachs从投资与产出的角度研究证实了早期教育投入对于社会具有极高的回报价值,特别在提高国家人口素质、减少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等方面,起到社会发展问题早期预防的效果,并为国家未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因而,莫斯科大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有关国家学前教育公共投入的问题。
诸多发展快速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通过市场经济调节已经不再是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方案。公共财政投入是“构筑国家财富”的关键因素,只有充足的国家公共财政投入,才能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保证儿童获得这项服务的公平性。这一点对生活在各种不利处境下的儿童来说,尤为必要。
投资早期教育就是投资国家的未来。因此,国际社会发展大势已将各国政府放到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驱动角色的位置上。不仅发达国家对学前教育的经费予以保证,很多发展中国家如古巴、巴西、约旦、印度、墨西哥等每年学前教育公共投入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出台各种新的学前教育政策,要求全面“恢复”因为私有化体制趋向造成严重损伤的国家学前教育系统,同时政府大规模地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公共经费投入,甚至将许多原属于政府管理的大楼拿出来办幼儿园。
这次莫斯科大会提出行动纲领,要求各国学前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应达到教育总经费预算的6%。有一份资料已经无数次送到中央领导的案头,中国学前教育的投入比例在世界各国中的排位很靠后,大约只占到GDP的0.035%,而学前教育的公共投入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仅有1.2%。
在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两次公开征求意见时,学前教育均列群众反映和社会关注度的第一位。可见,最近频繁出台的学前教育政策真正顺应了民意。目前亟待改变的问题有四:一是学前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入园难矛盾突出;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三是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不稳定;四是收费过高,不规范。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政府不仅清醒地意识到了与世界的差距,而且以负责任的形象大幅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儿童是我们未来的法官,他们会对我们的作为做出评价。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数以亿计的儿童将在国家学前教育的新政中受益,并对本届政府的行为做出应有的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