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心理辅导 >> 感人故事 >> 浏览文章
“板凳妈妈”许月华:残缺之躯给孤儿完整母爱(2)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胜利是“板凳妈妈”的第一个“孩子”。许月华清楚记得,福利院当年从拖拉机轮子底下捡回了这个差点被轧死的弃婴,“她患有先天性唇腭裂,没有上嘴唇,口腔与鼻孔相通,喂饭喂水极其困难,稍不留心就会呛坏。”许月华说。一调羹接一调羹喂着乳汁、药水,一通宵又一通宵守护在胜利身旁……终于,在许月华无微不至的照顾下,胜利的唇腭裂终于愈合,长成了漂亮的姑娘,现在已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福利院离医院较远,孩子就医十分不便,许月华四处学习病症疗法,还自己买了一支体温表。许月华的抽屉里,塞满了白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止泻的、退烧的、止痛的,应有尽有。通过日常积累,许月华渐渐成了福利院的治病“专家”。

 

  “可怜的孩子们没有妈妈,我就是他们的妈妈。”许月华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许月华把自己的“家”都搬进了幼儿园。福利院的小孩大多有各种残缺,很多人看着都觉得可怕,而许月华却坚持和他们睡一床,因为“照顾起来更方便”。福利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孩子生病住院了,许月华显得比孩子更痛苦,孩子治愈康复了,许月华会比谁都高兴。医护人员打趣地说:“月华脸上挂着一张孩子病情变化的晴雨表,看到她的脸就知道孩子的病情怎么样了。”

 

  长年累月,许月华小板凳用坏40多个。这些板凳在大地上敲响了爱的音符,在小小福利院传响了37年。37年间,经“板凳妈妈”照顾过的小孩多达130多个,其中不少孩子被领养、考上大学或结婚生子。这些走出福利院的孩子,在填写的履历表“母亲”一栏时,写的是同一个名字——许月华。  网络传递“大爱”精神

 

  网民的感动与传告,让“板凳妈妈”的事迹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新浪微博上,“博友”自发织起“围脖”664条,盛赞并传递“板凳妈妈”的“大爱”精神。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生活在福利院里同样需要帮助的人,‘板凳妈妈’给予的母爱是伟大的‘大爱’,也是坚强的‘大爱’!”网民“天下石头”说。

 

  “‘板凳妈妈’给网民带来久违的温暖与感动。这样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奉献,更值得网民关注和传播。希望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尽自己所能,从小事做起。”网民“辛普森道长”评论说。

 

  “其实我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给可怜的孩子们带去温暖。”不识字的许月华对于自己在网络上的“走红”并不太知情,但她却喜于网络给她带来的影响:“很多通过网络了解我的人来福利院看我,给孤儿们捐钱、做义工。还有一些父母会带着孩子来我家做客,让孩子从我这学会帮助别人,有时还让我帮忙教育不听话的孩子。”对于许月华来说,有更多的人关心福利院、关心孤儿,是一件让她非常开心的事情。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