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风投催热培训机构上市 “第二梯队”反受青睐(2) 作者:cctvzsw 来源:cctvzsw 文章点击数:


    “马太效应”之忧 

 

 

    教育培训市场一时间从资本绝缘体迅速转变为到资本涌入地,面对大量培训机构被“催熟”的现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海外上市对培训机构而言实则为一把双刃剑。大量资金的注入虽然会加速机构的发展和扩张,但也极有可能在行业内部产生“马太效应”。

 

    “上市不是目的,而是过程,为上市而上市很危险。”张凡林副校长告诉记者,教育机构的扩张应缓慢进行,名师不是那么容易复制,学习氛围的营造也非常重要。“注重自主研发的培训机构大多不会轻易上市,以免受制于人。”

 

    在市场逐渐整合、淘汰,出现一些细分行业的巨头后,这些巨头便会逐渐延伸到别的细分培训行业,成为大型教育集团,然而也极有可能导致弱者愈弱,使一些小型培训机构失去生存的空间。

 

    “当然有其积极的一面,”宋伟民坦言,“培训市场一直处在小家纷纭的状态,上市也是加速资源整合的脚步,培训机构集团化也能向消费者提供更稳定的师资团队和规范的服务。”

 

    风投催热培训机构上市 

 

    “目前,中国家庭消费支出最大的项目,第一是住房,第二是教育。教育培训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如今依然存在许多市场空白点,因此存在很多发展机会。”东方华尔研发部高级研发员宋伟民告诉记者。

 

    据宋伟民分析,吸引风投到IOP上市,似乎已经成了国内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的共同成长步骤。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受访的教育培训企业中,有80%表示有融资需求,其中近50%表示有上市打算。此外,之前已获得风投青睐的东方标准、北大青鸟等IT培训机构,也先后瞄准海外上市这块蛋糕,站在了起跑线上。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教育类公司在美受追捧,也掀起了众多国内外投资机构投资中国教育行业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至今,先后已有数十家中国教育公司获得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总计投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

 

    “通常来说,企业在成长期会先引入风投,并经过扩张期,业务稳定增长期后,达到一定财务及法律要求后,才会寻求IPO上市。同时,企业在境外市场上市周期相对较短,并且可以使一些之前默默无闻的企业迅速获得国际知名度,而教育培训机构这类高成长性、轻资产型的潜力企业更容易受境外成熟资本市场的青睐,两者可谓一拍即合。”在沪上专门从事资本业务的张禾律师告诉记者。如果在纳斯达克这类较为成熟的创业板上市,就对财务没有硬性指标,因其主要有赖于对于企业发展的判断,不少企业由于迅速扩张导致成本增加,上市前仍然是亏损的,但之后却有惊艳的表现。也就是说,越来越多地获得风投注资的国内本土教育培训机构极有可能会掀起再一轮集体上市的高潮。

 

 

    “第二梯队”反受青睐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