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变的中国富诱惑力
现在大批海外中国留学人员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创业,将他们在外国学到的知识和接受的观念带入一个同他们所了解的美国、欧洲和日本存在很大差异的国家、政府和文化当中。中国近年来的巨大变化确实充满了诱惑力。中国官员说,估计今年将有1.3万留学人员回国,而且这一数字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
现年45岁的科学家乔友林(音)3年前放弃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国家卫生研究所的优越工作,回国从事癌症研究。他说:“从心底讲,我是在中国接受的教育。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住在这里。这里是我的家。我有一种责任感,我觉得自己应该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
现年35岁、两年前自美返国与丈夫一起创业的“当当网上书店”CEO(首席执行官)俞小姐说:“我不知道我们对中国经济及社会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力,不过,我们有部分书刊确实与众不同。”
现在的中国留学生带回来的是与上一代留学生完全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来自波士顿、巴黎和东京。目前很多回国人员在中国的证券机构、银行和政府部门担任要职。
政府斥巨资吸引人才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谋求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去年政府向中国科学院拨款7200万美元用于聘用高级研究人员。此外,为留住优秀教师,中国教育部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投入2亿美元。
目前,城市就业机会是中国吸引海外学人归国的最主要筹码。近20年来中国剧烈的变化,使归国学人只要有钱就能获得一幢好公寓,上网,吃西方的精致食物并廉价雇用保姆,在住家附近啜饮一杯星巴克咖啡。
何况,中国加入WTO又是一个刺激经济发展的动能。教育程度高的中国人,应可感受“入世”带给他们经济上及市场上的好处。
上海服装设计师、29岁的宋进进说:“在美国,我知道未来什么样,我会买部车,有能力买房子,可以完成我的美国梦。但我不喜欢太容易预见未来;回国,正是为了探索未来。”
戴副眼镜、性格认真严肃的乔有林赶在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时进入医校,逮到机会赴美留学,他虽然表示在美11年是“美好的岁月”,但他说,宁愿回到中国人的地方做研究。现在,乔有林拥有一幢600平方米的三层楼住宅,癌症研究所也协助其子上了一所重点中学。
待遇不差且有成就感
月前,“当当网上书店”CEO俞小姐才和李国清结婚。获得纽约大学MBA(工商硕士)的俞小姐原来在纽约市金融界服务,她在纽约一家法国餐厅和李国清邂逅,双方决定举行婚礼后返国。她说,她现在忙于市场调查,忙得很开心。
毕业于洛杉矶法律学院的郑小姐说,中国变好,是吸引留学生返国的主要原因。国家越发展,越需要各行各业人才。这位操着广东口音的广州姑娘说,她已劝她留在美国的朋友回来,因为回国工作待遇不差,工作又有成就感,留在国外就没什么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