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大学 >> 大学信息 >> 浏览文章
学业考和高校招生挂钩:怎么看,怎么办? 作者:cctvzsw 来源:cctvzsw 文章点击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今后将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初试依据。昨天,市教委发布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根据新方案,今年的高三生不受其影响,“老人老办法”;高二学生(2012学年高一年级)的学业考开始调整—有志于参加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选考学业考加试科目;今年入学的高一学生,将完全实行改革后的“新人新办法”。

  针对市教委的学业考改革,沪上多所参与自主招生选拔试点的高校都表示,2015年的自主招生方案还在研究阶段,谈具体的招考方案为时过早。

  但对上海考生来说,有一点是确切无疑的:曾经一度作为高中毕业考的学业考,其功能正在发生改变—今后,它将充满“选拔性”的味道。 —编者

  招考风向标: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增设加试题,从语文、数学开始加试,不分文理科。

  今后,学业考普通科目的考纲仍以高中各科目课程标准为依据,而加试题将以课程标准的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基础上命题。加考时间约40分钟。

  学业考替代自主招生初试大学态度不一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姜澎

  从2003年至今,国内高校自主招生选拔试点已走过整整10年。自主招生考试虽然给了考生更多的机会,但很多“过来人”恐怕记忆犹新:它一直很“善变”,几乎每一年,考试的方式都在变。

  眼下,2014年高校自主招生方案还未定,新的改革动向又浮出水面了—今后,沪上高校开展自主招生时,将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资格初试,甚至代替高校自主招生笔试。

  沪上参与自主招生试点的学校一共9所,分别是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海财大、上外、华东理工、东华和上海大学。

  谈及在大学自主招生中启用学业考成绩,各高校态度不一。

  【支持方1】有助于牵制高考过强的指挥棒效应

  “复旦大学自从开始自主招生以后,千分考一直是主要的形式,中学的10门课都被纳入千分考范围。这是因为我们希望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完善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业考和千分考目标一致。”复旦大学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高考一直带有强烈的“指挥棒”色彩,这一点难以改变。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不能让它指挥高中,把学生培养成“理科人”或“文科人”。“希望学业考的改革可以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全面的人。”

  按照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规定,高中生在3年里须参加10门科目的考试。具体的考试安排一般是:高一考信息科技和地理;高二考历史、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高三考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根据新的改革方案,有志于参加大学自主招生选拔的学生科选考学业考的语文、数学加试科目。没有意愿的学生,不需要报考。

  【支持方2】大学各专业有机会精准选择符合要求的学生

  同济大学招生办主任廖宗廷教授认为,把学业考与大学自主招生挂钩,对高校选拔人才来说是一个利好。包括同济在内,综合性院校设有理科、工科和文科等各个学科方向,而每个不同的学科对于人才的潜质要求都是不同的。过去大学开展笔试,考虑到为学生减负等原因,考察面总是有限,也是变相地“一刀切”;而学业考覆盖高中10个科目,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业水平,和同济倡导的“文理兼修”的理念是契合的。在自主招生时,不同专业不仅可以看到学生在学业上的综合表现,信息更全面,还可以根据自身学科特性,“提取”具有不同学科特长的学生。

  【保留方1】加试科目未必能增加辨识度

  学业考是否能够展现出充分的辨识度和区分度,是一些大学招生办主任目前比较担心的问题。

  “我们实行自主招生以来一直不怎么看学业考成绩,就拿语、数、外三科来说,因为是高考科目,学生投放精力很多,取得3A的学生也很多,但这和我们学校的选拔要求还是有距离的。”沪上一位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加试科目的出现固然有助于增加一定的辨识度,但能否就此取代高校自主招生笔试,目前还不好说。

  比如,当一所高校更期待看到学生在物理和英语科目上的特质,那么光语文、数学两门加试科目,就很难满足高校的自招需求。此时,大学仍然需要通过别的途径考察学生在某些特定学科上的水平。

  【保留方2】高校自主招生权又缩水了

  部分高校负责人和学者对于学业考的改革前景并不看好,甚至认为有损高校的自主招生权。

  “10年前探索招考制度改革,高校好不容易拿到了一点点招生自主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命题选拔人才,现在,这个权力看来又被收回了。”有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例,以沪上复旦、交大、同济三校为例,复旦的千分考、交大的“华约”和同济的“卓越联盟”考试经过近年的命题,形成了初步特色,彰显不同类型院校对学生不同的要求。但今后,命题又将回到权威考试机构手上。“退回到统一命题,和高考又有什么区别呢?”

  还有一位高校分管招生工作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主招生是面向全国考生的,充分考虑到公平因素,不少学校非常信赖笔试成绩。“实行一张卷的好处是,能看出一个学生在全国同龄学生中达到的水平和表现。”因此,有的学校在确定自主招生对象时并没有单列各地招生计划,而是纯粹按分数从高到底排列。“今后,针对上海地区的自主招生可能会单列一块,而机动的招生名额可能会变成计划招生名额。”

  学业考定位引激辩:过关考,还是选拔考?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 樊丽萍

  高中教育到底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后备军,还是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如果是前者,那么高中就是一个选拔教育的过程,学业考试也必然如此。但如果是后者,那么学业考试就是一个达标测试,必须让90%的学生毕业……

  在此次学业考改革方案出台前,包括高中师生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把这个考试等同于过去的“高中会考”。但实际上,把学业考成绩用于高校招生,说法并不新,也不是第一次提出。

  从2009年上海正式推行学业考开始,这个升级版“会考”的设计初衷,就是和高考改革探索相挂钩。“按照多元评价、多次考试、自主招生的原则,使之逐步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依据,并且使之能够未来逐步取代高考。”这就是当时本市教育主管部门在推出学业考时,对于这个考试目标的解释。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个探索长期以来一直未有突破。

  记者在采访知情人士后了解到,一个主要原因是,业内对于学业考的定位有争议。“这个考试究竟是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参考,还是为培养未来高素质的劳动者提供基础水平测试,一直未能达成共识。”学业考在2009年推出前,上海几所高校每年都提建议,希望能够采取统一的学业水平测试,以此作为大学自主招生时的依据之一。甚至在学业考推出当年,也有高校计划采用学业考试成绩作为自主招生时的笔试成绩,但最终未能够实施。

  个中道理很简单—学业考试方案出台后,A等比例有20%左右,而从考试样题来看,也难以符合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多数学校认为学业考区分度太低。因此,原本2010年就该出台政策终结高校自主招生“各自为政”的情况,并没有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期望的那样得以改变。

  “时至今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究竟是哪种类型的测试仍然没有明确。”一位参与过学业考方案设计的大学教授说,之所以几年下来都争论不休,是因为教育界对于高中教育本身的定位,看法也不一样。

  一环套一环,高中定位存争议,考核方式自然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

  高中教育到底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后备军”,还是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这位教授说,如果是前者,那么高中就是一个选拔教育的过程,学业考试也必然如此。但如果是后者,那么学业考试就是一个达标测试,必须让90%的学生毕业,且更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素质是否全面,基础知识是否合格。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学业考试的设计方案。

  目前,学业水平考试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实施。记者获悉,考试区分度不够,是不少省市的学业考普通存在的问题。

  一位沪上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曾经打算使用江苏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替代笔试成绩,但最终发现根本无法区分学生的学业水平。“即便是全A的考生,也未必达到了大学选拔的要求。”比如,一些理工科的高校希望能够招到理科方面特别有天赋的学生,或者以语言为特色的高校希望招收到有语言天赋的学生,因此一些高校在大学自主招生时,笔试分数实行分类统计。除了总分较高的学生外,一些偏于理工科的院校还会单列数理等单科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在高校的这种需求面前,学业考成绩缺乏说服力。

  学业考改革对高中的影响:紧张,太紧张!

  本报首席记者 姜澎 樊丽萍

  大多数中学校长谈及学业考与高招挂钩,都难以淡定:中学的教学节奏必然会因这次考试改革受影响。

  有校长甚至略带情绪地打了一个比方:“高考像是"斩立决",一考定胜负;今后的学业考就像是"凌迟",让学生每天都不好过。”

  考试负担明显加重

  新学期开学这两天,不少高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已经在向学生和家长传递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新动向。

  一位中学年级组长告诉记者,今后10个学业考科目,加上学科实验和加试科目等等,所有课程加起来约有14门之多。加试题的命题还在摸索中,目前无法确定题目的难度和命题思路;大学的自主招生办法可能又要调整,但新方案又不会马上公布—对中学来说,最怕的就是这些“未知数”。

  “按照新方案,高三的学业考提前了两个月。那么高中的教学节奏也要在现有基础上提前相应的时间。”这位高中老师带着肯定的语气判断:“包括高二学生在内,以后的学生会学得很辛苦”。因为不到最后关键时刻,很多学生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有实力参加自主招生。为了不丧失任何一个机会,大家肯定会认真地对待每一门学业考。

  一位熟悉大学招生的高中老师分析,学业考改革的一个初衷是替代名校大学自主招生笔试,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但从上海高校格局来看,“四大金刚”(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中有两校参加了自主招生联盟。比如,参加上海交大所在的“华约”AAA测试的学生,可以同时报考联盟内的清华、浙大等外省市高校,同济所在的“卓越联盟”也是类似情况。因此,即便上海交大和同济在自主招生时认可上海学业考加试成绩,免除笔试,只要外省市高校不认可,学生并没有得到多大益处。“要么选择高校的范围缩小,如果要给自己多一点选择机会,还是要参加大学联盟的笔试。”

  加试题能测出水平?

  学业考的加试科目能否如政策设计的那样体现区分度,很多中学校长也持保留意见。

  沪上一位资深中学校长坦言,为了较精准地测试学生在某个学科上的水平,很多高校在自主招生笔试时,一个科目的时间大约为90分钟左右。但学业考加试的时间只有40分钟,“怎么出题很难想象”。

  一位教育工作者认为,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希冀一项教改政策的出台能为学生减负,拓展素质,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无论学业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或者高考如何改革,只要有选拔,学生的负担都不会因此减轻”。而也有人断言,在这个考试改革中,唯一的受益方是社会培训机构—补习市场可能顺水推舟,开设一个针对学业考加试的全新补习项目。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