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 孩子为何宁可自杀也不上学?<br />
<br />
今天在网上见到以为母亲的长信,她写道:<br />
<br />
是一名母亲,恳请大家救救可怜的孩子!<br />
<br />
一节课堂上,连续听默写313个词,默错了一个字,罚抄313个词3遍共计919个词约1900个字。终于逼得孩子精神崩溃,大哭嚎啕,宁可自杀也不愿意上学。“整天写作业,活的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们好几个同学都说不如死了算了。妈妈,对不起,我知道你们养我很不容易,我死了你们肯定会难过。但是如果我死了,我就再也不用写作业了,就解脱了,而且说不定老师就少布置点作业,我的同学也解脱了!”一个11岁的孩子说出这些话,任何一名母亲听了都会心如刀绞!孩子想法固然错误,老师呢?一点错都没有吗?<br />
<br />
孩子现在读小学五年级,连续五年是三好生和班干部,而且基本满票当选,期中期末大考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善良友爱朋友众多。就是这样一名优秀的学生,因为上学期期末复习时默错了一个字,被罚在寒假里将整本书上的313个词语(共计约1900个字)抄3遍。试想就是鲁迅郭沫若在世,能够保证连续默写313个词趟趟全对吗?错一个,把这一个订正下次不错就是了,何必全部重新抄写?这些词语平时在阶段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时都反复抄过默过N遍,这样反反复复的抄写默写,孩子已经厌恶至极!<br />
<br />
我们历经千年的汉字,那么可爱优美的方块字,作为文明载体的伟大的汉字,理应被孩子尊敬热爱并传承下去的汉字,怎么被老师变成了折磨孩子的魔鬼和凶器?<br />
<br />
我做了统计:孩子的寒假作业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过好寒假每一天》,老师说可以随便写写,遇到不会的,就空着不写好了,重要的是写好第二部分:老师另外布置的作业。<br />
<br />
语文作业:<br />
<br />
一、写词语3—5遍(词语见四会字表)<br />
<br />
二、认读两次二会字组成的词语。<br />
<br />
三、默写10首古诗<br />
<br />
默写陆游的《示儿》、柳宗元的《江雪》等10首,孩子老早就会的,从三年级默到四年级,四年级默到五年级。<br />
<br />
四、背诵6篇课文。课文是下学期的,还没有教,孩子懂也不懂,就开始死记硬背,默写。教育改革这么多年,又回到四书五经死记硬背的私塾教育时代了吗?这样老师倒是省力了,那么这种老师人人都会当了,还要你老师有何用?学生自习好了。这种不负责任的倒行逆施,谁来监管?<br />
<br />
五、完成3篇作文。<br />
<br />
六、至少阅读10本课外书。(长篇书目略)<br />
<br />
七、完成8篇课外阅读并摘抄。每篇摘抄8个好词(每个好词抄两遍)、4个佳句。<br />
<br />
八、抄《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文章。<br />
<br />
《门前一湾小溪》约1800字,《会飞的鸭子》约1600字<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