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高考 >> 填报志愿 >> 浏览文章
全面衡量自己实力 作者:cctvzsw 来源:cctvzsw 文章点击数:


的专业。而“中”类学校排位靠前的考生,在全省的地位属中偏高(简称中高),与“高”学 校中成绩中等的位置差不多,图中“2”栏考取本科院校应没有什么问题,但不一定能考取 重点高校(除非不挑专业)。“3”栏为“中”类学校中等生,可保本科院校,但对专业不要 大挑剔。“3”栏考生若志愿设计不合理的话,就会“掉入”专科学校行列。“4”栏考生录 取机会有50%左右希望。“5”的希望不大,处于“6”的位置,升学基本无望,只能当分母。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解读只是指一般情况,不能绝对化。由于高校招生录取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而高考中能否正常发挥对成绩影响很大,若超水平发挥的话,原来排位居中的可能就跃入到本校的前列,可能由原来的“3”跃入“2”,或由“2”跃入“1”。反过来,考试发挥失常,其录取机会也就降1个序列,“1”转为“2”或“2”转为“3”……

(一)竞争实力有几分

虽然高校招生录取率逐年增加,但总体上升学竞争仍然十分激烈。录取中,学习成绩的好坏 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重点大学、一般大学和专科学校。一般情况下,这三个层次的院校在高考时分为三批录取,并且有三个层次的调档分数线。由于多种原因,每个考区内不同的招生院校和专业,又形成了“冷”与“热”的区别。在熟悉了这些情况之后,要根据自己的成绩,看看能填哪一类的院校和专业。既要看总成绩,又要看相关科目的成绩。各院校在确定了调档比例之后,首先是以总分来调阅档案的。调档分数线不是在进到录取地点之前所能够确定的,它要根据报考人数及考生成绩等,在录取现场来确定。不同年份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不同,报考人数不同,因此各年份的调档分数线也不尽相同,各个学校情况不同,调档分数线也不同。每个考生首先要预测自己能进入哪一类院校的调档线,再来确定自己的志愿。各校在录取时,除看德智体诸方面条件外,还要看相关科目的成绩。如清华大学看重的相关科目为数学、物理和外语,因为它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尽管总分达到了调档分数线,但如果这三门课程的基础不好,就会对未来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所以,进入调档线的考生,相关科目成绩不佳,也可能被淘汰。反之,在进入了学校的调档线后,相关科目突出,尽管总分比别人低一些,被录取的可能性也很大。

 

1、估分衡量

 

考生在参加完高考后,对自己的考试情况应有所了解。如果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一下自己 的分数,则更有助于选报志愿(考后选报志愿者),估分是较为有效的实力估量方法。

 

如何估算分较为准确?一般认为:首先,拿到答案后先回忆一下自己的答卷充分调动记忆,尽量避免产生误差。同时,对不同科目,采用不同方法估分。如数、理、化3门课选择题较易估分,先估出来。语文、政治、历史的观点题较难估分,不但要考虑观点,也要考虑卷面。物理题答题的步骤、程序比答案更重要。化学细心回忆答案,最好尊重第一印象。作文分数可上下浮动5分,历史估分容易偏高,要慎重。政治主观题估分时要围绕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所做答案原理与材料分析估分不能过高,估分时重点注意关键部分。在自我估分基础上,还要估算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力求接近准确。

2、按平常学习成绩推测

 

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从平常的考试成绩(不是一两次考试成绩)作出大体的估量。一般说来,基础扎实、学习用功的学生,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处于领先地位;基础知识不够扎 实,没有特别的心得,考试成绩可能时好时差,处于中游状态且不稳定,一般来说,在高考 中超水平发挥的可能性不大。根据高中三年的学习情况特别是高三总复习时一模、二模的成 绩大体可以给自己的成绩档次一个定位。特别是有些省、市统一进行模拟考试后有个排列、 对比如北京市各区每次模拟考试后都按本区考生的模拟考试成绩进行排名,考生从而知道自 己在本区中的位置,再根据本区教育质量在全市的排行情况便能推测出自己处在全省中什么 水平,进而得出本人高考的竞争实力。

 

根据平常考试成绩来推断自己在高考中的竞争实力时,不能只看到自己的成绩处于本校什么 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自己学校在全省中处于什么水平。比如说自己的学校是省重点, 教学质量和高考升学率历来处于省内前列的话,那么该校位于前列的学生在全省也处于前列;教学质量处于全省中等水平学校的优等生通常在全省会处于中上水平。由于高校招生录取以省为单位划线,学生需要知道的是自己在全省的排位,那才能代表自己的竞争实力。

  

(二)越过哪条录取分数线

对于未来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如果发挥正常自己能得多少分,那是很难估计的,因为变数太多。但如同求解函数的值域一样,推测自己能落入3条分数线的哪一个区域则是可能的。我们知道,各省的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它既受当年招生计划数与报考人数的制约,也受当年试题难度及全省考生考分情况的影响。一般来说,中学毕业生人数没有太大变化,而高等学校又扩招的话,本省升学率就会增加,各批分数线就相对下移;高考试题多数考生都感觉偏难,总体得分减少时,分数线也会下移。要估计自己能进入哪一类分数线区只能迂回入手。

 

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首先查阅本校3年来高考被录取的情况:总升学率是多少,考入重点大 学的是多少;考上普通本科院校的是多少,考上大专或高职的又是多少?第二步是与自己成 绩水平的往届生都考上了哪批次大学,从而初步判定自己大约能进入哪一个区域。第三步是 加以修正,主要考虑几个因素:一是报考人数大体不变,招生人数有较大增加时,自己的级 别可能上浮;本校应届生学习水平优于往届,影响也是正面的,竞争力也提高;除此而外, 找的对比对象如果填报志愿不当,可能影响其录取批次时,对比时应作些修改。应该说经过 一番对比之后,大体可以判断出自己的竞争实力。比如自己在高中几年的学习成绩总是处于 全校的前10名,而本校近3年平均每年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有20名,最少的一年也有15名。 那么,可以判断,如无特别意外,自己有考上重点大学的实力。

(三)省内考生中的排队区位

有一种粗略推测法可估计出自己在省内考生中的排队区位,大体可知能录取到哪一类高校。 这种方法是按全省中学高、中、低分类,考生在本校的成绩按前、中、后排位,可以组成9 种组合:画成“九宫图”。

 

图中“前”行与“高”列相交于“1”,表明省、市重点中学(或按分类属“高” 的中学)中成绩排“前”的考生,在高考中全省的排序为1,基本上能考上重点高校自己满意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