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身体状况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规定了 12种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不能报考普通高等学校;此外,还规定了对某些疾病或生理缺陷者限 报的专业,每个考生应该严肃认真的参加体格检查,根据体检结果,对照体检标准,看自己 能报什么专业,不能报什么专业。每年都有少量学生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未被录取,或被分 配到非本人志愿的专业。综上所述,考生的身体状况对于报考学校专业的选择起到直接作用。考生应充分重视这一点。
有些专业如化学、化工、光谱物理等,对于人的颜色辨别能力要求很高,如果考生存在色盲或色弱的先天疾病,则不能报考此类专业,具体情况请参考本书的考生体检部分。同样,某些专业,如采矿、勘探等,需要考生身体状况优秀,而且只招男性,女性学生由于生理因素,不能报考此类专业。同样,某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只招收女性,因此,考生要考虑到个人的身体状况能否满足该专业的要求。另外,学校的位置、饮食习惯,以及气候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造成南北、东西差异较大,因而,考生在选报志愿时,也要兼顾到这一因素。例如我国南方的学生到东北去学习,可能就忍受不了北方的寒冷,北方的学生也有可能适应不了南方的饮食等习惯。虽然这些因素都常被称为次要因素,但作为选报志愿的考生来说,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还有一点,对于专业的选择,女生比较适合的专业有:法律、政治类、外语、中文、会计、管理和经济类、师范类,这些专业可充分发挥女生的记忆力强,语言天赋高,亲和力、沟通能力强和有耐心、细致敏锐的相对优势。
(五)能力
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 力等,它是人们从事一切需要一定智力水平活动的必要条件。特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动中发生 作用的能力,如绘画、作曲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院校要求考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理工农医类要求考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都要求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和阅读欣赏能力。
(六)兴趣特长与职业取向
兴趣与特长是人的两个方面,一般被认为是预见事业是否成功的两个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未必适合他去从事,只有对适合自己做的事情有兴趣的人,才能胜任他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 特长又称为“性向特长”,是指完成某一特定的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能力。在与自己 性向特长相吻合的事业或专业领域内,往往可以比较快地获得成功。
选择了符合自己兴趣特长的专业,兴趣会成为他执着努力的强有力的动力,无疑在未来的学 习、工作中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好的成绩。
(七)自我认知测试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很大,喜欢或适合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 在高考选择专业时也同样如此,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地进行选择,了解自我,了解外界, 也就是,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报考适合自己的专业。
从了解自我的角度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需要考虑自身哪些方面的因素呢?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 心理倾向。具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种工作有兴趣,他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 %~90%,并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惫。相反,如果他对某种工作没有兴趣,则只 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精疲力竭。而具体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对于自己兴趣 的考查,主要看当前潜在的职业兴趣和对各门学科的学科兴趣。
其次,要认识自己的性格,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性格对专业选择的影响,相对来说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在选择专业之前对自己的性格有 所了解,对今后选择和专业有关的职业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职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例如 有的经常变化、要求创新(如记者、演员、作家),有的严谨、稳定、反复重复(如会计、 编辑、化验);有的要求独立(如医生、教师、外交家、管理人员)等等,考生和家长在报 考志愿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
职业价值观在选择专业时是个较为复杂的因素,它既受社会文化环境、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 影响,又受个人的个性、兴趣等内在的影响。一般说来,职业价值观与理想基本是一致的, 但无论是以什么专业作为理想专业的人,职业价值体系中均应以充分体现自己的兴趣,发挥 个人能力及个性为第一位,然后,再考虑一些外在因素,如这个专业将来对应职业的工资、 社会地位、稳定性等。在进行专业选择时,考生家庭中的成员最好就这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认 真的讨论,澄清个人和家庭的核心职业价值观是什么,再作出专业和将来的职业选择。
还有一点就是能力的问题,很多考生很关心自己的能力水平能否达到专业学习的要求。那么 ,我们先来了解了解能力。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 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它是人们从事一切需要一定智力水平活动的必要条件。特 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动中发生作用的能力,如绘画、作曲等。可见,个人能力与专业的关系是 相当密切的。
(八)家庭经济条件
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在志愿卡上对大学的选择应有所区别。小康以上家庭的考生,在填 报志愿时相对比较宽松,只要你能力所及,尽可挑选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如果你的成绩 较好,实力介于“一般”和“重点”之间,你可以选择收费较高的重点大学一般专业,也可 选择收费较高的一般大学热门专业,将经济实力与学习实力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优势;成绩 一般,可向下类推;若你实力超群,出类拔萃,则应多考虑名牌、一流学府中收费较高的热 门专业。若你有特殊的志向、选择,也可报考其他专业。总的说来,家境好的同学在志愿选 择上顾虑相对少些。
家庭经济水平在小康以下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则需多方面考虑,三思而后行。虽然现在 绝大多数高校都有助学、贷款制度,但这里还是首先建议你关照军校、师范院校、综合大学 里的师范专业,以及其他收费不高的农林、采矿、石油等专业。其次,你在选择学校时,要 询问一下当地物价有多高,同时要计算一下来回往返的车费、船费,若是女生,还要考虑沿 途的安全因素。第三,你的爱好志向不在教育、采矿等行业,而在其他收费较高的大学、专 业,怎么办?这时你需要了解该校奖学金和贷学金发放的情况,你可通过老师了解,或通过 熟人、朋友了解。按照这几点去做,你考上大学后会给家里减轻不少负担,能够保证你顺顺 利利、平平安安地念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