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44个汉字整形,势必给10亿人的书写带来不便?
王宁:我们一共才纠正了44个字,这44个字占原来7千多个通用字的不到千分之六,那天我看到一个叫王利群(音)的一个专家的博客,他说:字形一改大家有10亿人要重新学习汉字。
我想这个说得恐怕要言过其实了。我们字形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做了笔形上的微调,而且这个量还不到千分之六,大家为什么要重新学习汉字呢?我们现在所做的调整只是供阅读或者供机器、电脑来用的字形,谈不到10亿人要重新学习汉字。
信息时报:修改对于我们的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是作用呢?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全新的容易接受,可是对于老师呢?
王宁:没错,老师们的负担很重。但是任何一个教师从他去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于社会,并且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得更加有文化这个角度来看,他每年自己的知识是要更新的。
我们做字形的时候我曾经做过一些问卷,一些识字教学的资深老师都非常赞成小学的大木小木统一,不要钩,他们说以前我们都要和学生讲哪个字要钩,哪个字不要钩,现在一下就说“底木不要钩”多方便啊,老师都这么跟我们说。
费锦昌:与其让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死记硬背不规则的“钩”和“不钩”,不如我们现在这一代习惯新字形要稍微费一点力气。考虑到汉字规范化水平的提高,考虑到一代又一代便于学习我们稍微有点奉献也是应该的。
专家:“我们不会和大家顶着干”
此次网络发布会,三位专家首先表示《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主要是为了让大家都充分发表意见,在虚心听取各个方面意见后做一个更好的修改。
王宁表示,他自己觉得一个字改还是不改恐怕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的,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看它有没有道理。在搜集意见的过程中,大家对于这次总体的一些地方,我们公布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能够更听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另外也希望能够听到关于字理方面(不是纯粹的科学字理)包括使用方面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情况,能够让我们在下一步修改的时候更好地去衡量,怎么做才能够既科学又好用。
专家们表示,希望有更多建设性的意见,以便于最后去决定。“应该说这次我们既是真诚地征求意见,不是说坚决不改或者说和大家顶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