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要想致富,多出教辅”——教辅乱象几时休(3)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一些教研机构也推波助澜,纷纷组织名师编写教辅材料。他们解释说,这样做并非图赚钱,而是为了满足本地区教学的需要,帮助老师和学生强化训练,提高成绩和升学率。但由于教研机构和大批“名师”的权威性,许多老师把这些教辅读物看作是升学考试的“风向标”,学生们更是奉之为“宝书”、“经典”。

 

  “减负减负,先抓教辅”——

 

    只有使教辅“数量下来,质量上去”,才谈得上为学生减负

 

    教辅读物乱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教育界人士指出,新课程改革使课程和教材逐步适应时代需要,向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减轻学生负担应当以治理教辅乱象为突破口,只有使教辅“数量下来,质量上去”,才谈得上为学生减负。

 

    不少专家建议,治乱治滥的前提是出精品。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学者认真编几套教辅读物,并不断修订完善,使之成为主流、主导性的教辅品牌,供师生们选用。出版单位应该严把质量关,切戒浮躁心态,舍得投入,力出精品。专家们指出,国家已对教材的出版单位实行了资质认定,政府的出版管理部门也应对教辅读物实行评审制度,奖优罚劣,避免无序竞争。

 

    湖北省教育厅日前要求,今秋普通高中课改后,严禁随教科书搭售、摊派各种教辅资料和课外读物;严禁学校以任何借口和名义向学生发放教辅资料并收费。中小学教科书的选用范围严格限定在省教育厅印发的“用书目录”中,任何部门和学校不得超范围选用。教育界人士指出,治理教辅读物乱象,必须加强订购、使用的监管,特别要禁止随教科书搭售和摊派。

 

    有关学者建言,应建立教辅图书推荐制。仅以“不准中小学校以任何名目组织征订”来强行杜绝,结果是堵而不疏,并不能堵住潜在的组织购买和使用。有关部门应逐步建立教辅材料审定准入制度或推荐引导制度。应尽快落实责任部门,建立审查标准或推荐标准,健全制度,形成教辅审查目录或推荐目录。

 

    人们普遍认为,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生态,逐步走上素质教育轨道,是目标,是方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治理教辅乱象,也应充分考虑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对于教辅乱象,决不能放任自流、“无为而治”,当务之急是政府有关部门拿出切实举措,遏制教辅泛滥势头,让孩子们的书包变得轻一些、“净”一些。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