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山东淄博市兴建乡村少年宫改善农村育人环境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从陌生到熟悉,从观望到融入,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乡村少年宫”已成为山东淄博广袤乡间一个火热的字眼。一所所或大或小,形式不同、功能各异的乡村少年宫里,学生乐在其中、教师勤勉热忱、家长笑意盈盈的背后,一股新的希望在乡间升起。

 

   农村娃有了免费文体活动场所

 

  “啦多来咪,啦多来咪,预备……齐!”11月下旬,山东淄博桓台县一所乡村少年宫里,随着邢家镇实验小学五年(3)班学生李思琪清脆的一声令下,二十几台古筝的琴弦在小学生们手中灵动地跳跃起来,一曲欢快的《北京金山上》似乎驱走了寒冬的清冷。在隔壁的陶艺室里,李思琪的同班同学、已经在少年宫里学习了快2年的宋熙瑞还给低年级学生当起了“小老师”,指导他们制坯的小窍门。

 

  “作为桓台县首批建设的乡村少年宫之一,我们这个少年宫2007年底就开始进行硬件改造和设施调整了,先后投入了80多万元,现在周边11个自然村的535名小学生都能免费来学习!”邢家镇实验小学副校长荆延刚指着校门口的另一块牌匾——“邢家镇红辰乡村少年宫”说,镇上一家服装企业出资10万元获得了少年宫的冠名权。“因为建乡村少年宫对农村孩子是实实在在的好事,各方面都特别支持!”荆延刚笑着说。

 

  素有“吨粮首县”和“建筑之乡”美誉的桓台县,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曾经竟没有一所县级少年宫。县里的家长们想让孩子课余学点特长,要么风尘仆仆地送孩子到淄博市,要么花高价去社会上的培训班,更别说财力不宽裕的农村家长了。“以前农村学校课程开不齐,学校零星的兴趣小组无法满足需求,学校内部改革也很难推进。”桓台县教体局局长付光辉回忆说。

 

  到了2008年,仅桓台县的11个镇,335个行政村,就建起了30所乡村少年宫,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共有各类活动室952个,开设了德育、艺术、体育、科技、综合实践、社会实践等7大类80多个项目,累计培训中小学生840余万人次。今年又扶持建设了20所乡村少年宫,覆盖全县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乡村少年宫坚持公益性原则、基础性原则、依托学校管理的原则和特色发展原则,活动一律免费。每天课后,节假日和寒暑假定时开放,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

 

  像城里孩子一样弹起了钢琴电子琴

 

  改变的契机来自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的调整,以及农村对素质教育的渴求。

 

  34岁的桓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长顺是乡村少年宫建设工程的推动者和参与者,来桓台县工作不过3年时间,城乡素质教育曾经的差距却让他记忆犹新。50万人口中80%在农村,从一个农业大县发展为一个工业大县后,如何让占八成的农村人口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虽然‘两免一补’后县里又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本费,但我们总在想还能为农村学生做些什么?”农村适龄儿童的减少和伴随农村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而出现的校舍富余现象,让孙长顺们找到了突破口。

 

  于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淄博市“乡村少年宫”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在桓台县上马。经过实地考察、征求意见、完善方案,首批30所乡村少年宫从构思到建成只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2008年寒假过后,返校的农村学生惊奇地发现,校园里多了很多新奇的、可以亲近的“大家伙”。

 

  “当时以县委、县政府名义下发文件,原来想一个镇选一个试点,后来申请太踊跃就选了两个。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力,因地制宜,效果不错。”孙长顺说。据介绍,桓台县首批30所乡村少年宫建设过程中,重新改造、利用闲置校舍等超过6000平方米,折合价值1600多万元,直接投入不到800万元。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