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7千万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呼唤公益播撒希望(3) 作者:cctvzsw 来源:cctvzsw 文章点击数:


  “北京、上海的公立小学年生均成本超过1万元,每接收一名农民工子女,当地财政支出就要增加1万多块钱,政府压力确实很大。” 

 

  “不要在互相指责中耽误孩子的教育”

 

  郑洪对记者表示:“一味抱怨没有意义,我只知道,不能在互相指责中耽误孩子的教育。不能让这些孩子再进发廊、饭馆重复父辈的生活,要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在这个城市中以新公民的姿态过体面又有尊严的生活。”

 

  几乎所有人来到蒲公英学校之前,都抱着同情甚至怜悯的心态。但是这里的孩子给他们上了一课。

 

  郑洪的几名北大国学班的同学都是企业家,他们来到这个学校和几名初二的学生座谈,学生们问了三个问题,第一,国学是什么?第二,国学好不好?第三,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能进义务教育?三个问题下来,几个老板的额头沁出了汗珠。对郑校长表示:“你们的学生太了不起了,厉害。”

 

  “民办营利性打工子弟学校问题多是必然的,唯利是图下能办好教育么?而完全依靠政府也不现实,最终解决靠政府,但制度和政策出台是需要时间的,那目前这些孩子怎么办?非得造成社会难题了再想办法么?”

 

  在长期摸索中,她提出了公有民办的模式,或者叫公益性打工子弟学校。她的这个模式在徐永光那里被称作“新公民计划”。

 

  他们认为真正做到让进城农民工子女人人有书读,现实的解决办法是: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民间办学,动员社会捐赠。政府为主,三管齐下。“有第三条路可走,就是公益性、非营利的民办学校。”郑洪认为。

 

  郑洪告诉记者:“必须要把接受合格义务教育的权利,还给农民工子女。为穷孩子办教育,是否营利是个大问题。穷孩子的教育应该是公益性的,否则将达不到合格教育的要求。”

 

  “新公民学校定位为非营利、平民化、高质量,并以此撬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探索和拓展崭新的教育空间。”徐永光对记者表示,他将携手各界人士把事情做起来,打造中国第二个“希望工程”,他和郑洪校长的基本想法是,最终解决靠政府,但目前最重要的是把教育权交给穷孩子们,让他们平等自信地享受教育,不能让他们在互相指责中被放逐,被耽误。

 

  目前,作为唯一一所被北京教委承认资质的打工子弟初中,蒲公英学校已经和大兴一职高在搞合作,让上完初中的学生到那里的蒲公英班读书。同时努力让成绩优异的学生申请国际学位的资格,利用那个项目送他们到国外读书。

 

  “事情总得一点点做,路也要一点点趟,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找寻出路,孩子们真的耽误不起了。”正在采访中,学校断电,郑洪打开一个应急灯,在微弱的灯光下对记者说。   ●延伸阅读

 

  要为穷孩子多提供公益性教育

 

  目前,全国有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1400多万人,每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在上海这样的务工农民聚集大城市,每3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中应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1126万人,他们能否在城市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顺利融入城市文化,关乎社会和谐、教育公平。

 

  而从全国范围看,现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任务,主要还是由民办学校甚至是未获准的民办学校在承担,这也表明“两为主”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流动儿童的入学需求与流入地学校利益间有潜在冲突。由政府全额拨款的非营利性公办学校,其自身没有额外的经费来承担流动儿童的就学成本,所以没有接收流动儿童的积极性。只有少数面临本市生源一再下滑的基础薄弱校,以及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公办学校,对招收流动儿童表现出较大热情,大多数公办中小学校都认为接收流动儿童存在很大困难。

 

  公办学校的一道道门槛,把很多流动儿童挡在校门之外。而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满足了许多流动儿童的上学需求,但是存在诸多不足,严重阻碍了其发展。

 

  教育部中央教科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认为,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最大的不足在于周边环境差、校内设施不齐全、学习氛围不好、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而且师资队伍不稳定。这影响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公平。

 

  与此同时,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绝大多数以非法形式存在。这些学校的营利动机抑制了教育需求,营利性和非法性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非法性和学校前途的不确定性又加深了办学者的短期行为,阻碍了对学校的再投入。

 

  “四低”是这些学校运营的基本特征,即几十万元不等的低投入、每学期300~600元的低收费、老师每月700元的低薪水,最终导致低教育质量。

 

  徐永光认为,非营利性是打破当前“四低”民办教育死结的突破点,同时也是引入社会参与,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平民性指以低收入农民工子女为服务对象,低收费,提供符合标准的中等硬件设施,以节俭硬件来换取优质软件;高质量指优质教学资源和符合农民工子女需求的办学理论与实践。 这其中政府支持是必要的。

 

  而在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决定”里谈到的“多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往往被忽略了,这就造成责任的缺失。责任的缺失关系到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解决,提高到更高的高度上看,也是忽略了或者说轻视了民办教育在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地位。

 

  吴霓认为,要辩证理解“两为主”政策。流入地公办学校为主是多形式的为主,不一定把农民工子女全部接入公办学校就是完全落实了“两为主”政策。由政府统筹和协调,并给予一定的扶持或者补贴,也是“两为主”政策非常重要的体现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