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谁来关注国内大学生的慈善教育和公益教育(2) 作者:cctvzsw 来源:cctvzsw 文章点击数:


 

  目前,以KAB为主的公益创业教育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根据KAB全国推广办公室最新统计,已经有600多所高校拥有了KAB师资,400多所高校开设了KAB创业教育课程。

 

  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大有裨益

 

  做公益并不是一件难事,一个加拿大6岁小男孩瑞恩在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同参与支持下,通过5年时间筹款近百万加元,创办了“瑞恩的井”基金会。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在积极倡导和参与慈善与公益事业。比如恒源祥集团发起的“恒爱行动”,就召集了数十万名爱心父母为孤残儿童编织了超过57.4万件爱心毛衣。联想集团就支持了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大赛,获胜团队成员都将获得联想集团提供的进入著名基金会、知名公益组织实习的机会。

 

  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苏州英格玛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庄志说:“企业招什么样的人才?当然是与企业价值观趋同的,像技术、技能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有公益创业意识的年轻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我们做人力资源的也发现,企业在招聘中更喜欢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果没有这方面意识,很难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庄志建议,社会应该加强对年轻人的慈善公益意识的教育,“经过汶川地震等灾难事件,我们也发现中国青年不缺乏慈善意识和责任感,但我们不能指望靠灾难唤起他们的这种意识,就只有加强慈善公益教育”。

 

  北京林业大学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研究中心硕士导师路军主要从事创业教育,他认为在大学生中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大有裨益。

 

  党的“十七大”把创业作为大的方针提出来,教育部也明确要求把创业教育深入开展下去,要切实帮扶一些大学生实际创业,要求在教学中把创业教育融入教学课堂中,路老师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大学生应该改变过去的那种就业观,提高在市场经济中独立生存、独立发展的意识。

 

  路军说:“无论是从大学生事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他们适应市场经济能力,成为一个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有所作为的人才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公益创业教育都是比较好的”。

 

  创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高校中推广公益创业教育,汪忠最大的感受就是“做的少,议论的多,旁观的多。”他觉得原本很单纯的行为,却被贴上了“沽名钓誉”的标签,“很多做慈善公益的人,经常被挂靠到道德标准上去了,人们对慈善公益事业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汪忠说,他一直在以一种非常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件事情,作为一名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身份来看待。但他也发现很多大学生被盲目鼓励去做创业,加大了自身的创业风险,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创业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路军认为,倡导公益创业的主要困难是整个社会对公益创业的理解不够清晰,观念和意识还不到位,“多数学校对公益创业还比较陌生,学生也觉得新奇,师资的问题不好解决,还需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公益创业教育模式。”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