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大学 >> 大学信息 >> 浏览文章
民办高校破解招生困局须苦练内功 作者:cctvzsw 来源:cctvzsw 文章点击数:


  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法律事务部副部长 董圣足

 

  ●在市场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对优质高教资源需求日趋旺盛的今天,民办高校继续走外延扩张之路、盲目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已注定没有出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量调整和增量增长,都必须也只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资源的局限性,决定了民办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办学,通过细分市场,找准学校定位,在学科设置和专业建设上,与同类院校实行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强化特色,打造品牌,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同时要主动寻求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实力和后劲。

 

  近年来,受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减少、各类高等院校数量增多以及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不少民办高校尤其是从事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遭遇了很大困难,其生存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透视我国民办高校招生困难背后的深层原因,其中固然有着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但笔者以为,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则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所引发的高等教育资源供求关系的调整所致。

 

  首先,经过多年发展,在普通高等学校扩招政策中止和公办高校持续大规模发展“挤出效应”的双重影响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整体性教育资源短缺转变为区域性教育资源过剩。

 

  其次,随着国内产业不断升级以及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社会对教育产品和教育服务的现实需求也发生了较大迁移,突出表现在岗位要求提高和就业压力增大等方面,这就对民办院校当前较为粗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挑战。

 

  再其次,人们的教育消费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有书读”就行,发展到要“读好书”,对优质高等教育服务的选择性明显增强,这就在教育品质上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提供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后,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的替代品也显著增加了,例如出国留学、网络学习、社区教育、在职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服务不断涌现,都对现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

 

  民办高校出现招生困难乃至关停倒闭,是上述诸因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应该说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其实,民办高校出现招生困难,反映出的是民办高校的一种生存状态。反观我国民办高校成长历程,多数学校初期走的都是负债经营、滚动发展的路子,由于举办者投入有限,学校收入结构单一,加上所能提供的教育产品附加值不高,又少有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因此办学资金普遍非常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规模扩张来维持自身的运行和发展。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在高教资源相对短缺的年代,也许是可行并且有效的。然而,在市场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对优质高教资源需求日趋旺盛的今天,民办高校继续走外延扩张之路、盲目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已注定没有出路。

 

  理论和实践表明,新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存量调整和增量增长,都必须也只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即要从单纯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更多注重质量提升、特色培育和品牌塑造。唯有如此,民办高等教育才能在新的竞争态势中,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就学校层面而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在以下几方面苦练内功,寻求突破:

 

  一要突出教育公益性,尊重教育规律,始终将培养人才而不是追求营利作为民办高校的首要任务。民办高等教育也是社会主义公益性事业。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及办学者只有秉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始终将培养合格人才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才能取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只有切实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杜绝教育经营中的短期行为,才能做到科学管理,确保学校健康发展。

 

  二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需求,准确定位,着力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资源的局限性,决定了民办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开放办学,通过细分市场,找准学校定位,在学科设置和专业建设上,与同类院校实行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同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努力开发优质化的教育服务,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才能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和制高点。

 

  三要坚持多管齐下,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减少对学费的过度依赖。实践中,部分民办高校已在“以产养教、以教促产”方面探索了不少好的经验。如有的民办高校举办者在集团化、多层次办学方面取得了成功,有的举办者以教育为依托、立足专业办实业获得了好收益,有的举办者则借助学校的无形资产在其他商业投资上获取了便利和回报。这些做法都为学校发展赢得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四要主动寻求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学校实力和后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民办高校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因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而被淘汰出局,是在所难免的事。对于具有长远眼光的民办高校举办者而言,不应坐以待毙,而应积极作为,既可通过与同类院校进行资源重组、要素整合或战略联盟等方式,巩固发展优势;也可通过行业转换(如从自考助学改为专业培训)、业务缩减乃至资产转让等方式,谋求新的发展。

 

  五要依法、规范、诚信办学,重塑良好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部分民办高校招生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其办学不规范、不诚信,社会声誉不佳。为此,民办高校务必要做到依法、规范、诚信办学,在整个办学活动中,要始终做到遵章守纪,摒弃一切失范行为,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努力办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取信于人民大众,重塑良好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声誉。

 

  诚然,招生问题是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但并非全部问题。对于民办高等教育而言,当前最为短缺且亟需改善的,乃是制度环境和生存空间问题。这既需要政府在法制建设、政策供给、教育规划、资源配置和市场监管等方面,本着正义、民主和平等的精神,推出更多、更务实的举措,以促进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更加理性地看待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意义及存在问题,从而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创设一个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