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国务院决定义务教育学校从2009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 目前,各地基础性绩效工资已经基本兑现,绩效考核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在工作中出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从即日起,本报推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系列报道,介绍部分省市、县区和学校开展此项工作的经验,敬请关注。
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 推动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四川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温江区,多渠道筹措经费,在去年全面兑现义务教育学校各类人员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后,又于今年1月兑现了奖励性绩效工资。同温江区一样,四川省2009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含离退休生活补贴)已全部兑现到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在学校考核的基础上,大多数地方目前已兑现到位。
尽管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四川面临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绝大多数县财力困难,但省委、省政府仍然把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当作为教师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紧紧围绕政策制定、落实兑现、维护稳定三个关键环节,及时部署推进。实施绩效工资后,全省落实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法定要求,惠及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在职教职工59.7万人,离退休教职工25.5万人。
四川省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晓都介绍说,通过实施绩效工资,全省义务教育发展出现了5个最显著的变化:教师职业的社会吸引力明显增强,城乡资源的均衡配置明显改善,依法治教规范办学得到进一步落实,有效调动了一线教师和班主任的积极性,推动深化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中学是四川最偏远、最贫穷地区的学校之一。实施绩效工资后,学校有28名教师主动申请班主任岗位,32名教师申请兼任各类管理工作。校长陈斌说:“我校以前教师待遇很低,每月只有1000元左右,绩效工资实施后,教师工资大幅度增加,年轻教师也敢去城里按揭买房,敢去驾校报名学车、准备买车了。”
他还补充道,报考公务员、要转行的教师明显减少了。大家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在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过程中,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省级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狠抓资金筹措,限时全面兑现,建立了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在中央财政补助7.88亿元基础上,四川省财政调剂出26.74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对市(州)、扩权试点县(市)分类分档给予补助,确保全额兑现,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同时,四川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统筹考虑完全中学高中段教师、退养民办教师、义务教育学校的代课人员、国有企业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含退休教师)以及农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等群体的待遇问题,提出了妥善处理的预案,并要求各地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减少和化解了工作中的矛盾,维护了教育发展的稳定。
为体现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四川提出向骨干教师、班主任、一线教师和农村教师倾斜,特别强调要落实农村教师补贴,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提高班主任津贴,鼓励教师争当人生导师;规范校长收入水平,促进学校管理能力提高。据温江区教育局局长胡德福介绍,该区根据主城区以外学校的偏远程度,对教师给予每月180元至400元的农村教师补贴。同时,对校长按照同类学校的办学规模、质量评估、校风、学科考试、教师队伍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教师也参与对校长的评价。在学校内部,要求对教师的考核办法必须经过民主讨论通过,考核结果必须公开透明。 待遇提高了 队伍稳定了 教师交流更容易了
重庆财政确保绩效工资兑现
在反复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后,重庆市南川区民主乡中心小学的绩效考核方案在教代会上得到一致通过,在刚刚结束的学期末,每个教师按照业绩考核等次,拿到了绩效工资。该校校长庞永红说,我们的学校叫“民主”,在实施绩效工资中,我们就把“民主”这两个字用好,赢得了教师们的满意。
在2月2日举行的教育部2010年第二次新闻通气会上,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说:“绩效工资政策的推行,使重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了,教师交流变得更加容易;不再担心教师工资的校长们再也不用东拼西凑为学校找钱,能专心抓学校管理了,办学行为更加规范,管理水平正在进一步提高。”
在实施绩效工资工作中,重庆实现了“三个率先”,即在全国率先上报方案、率先获得批复、率先兑现到位。2009年6月底,重庆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政策全部兑现到位,纳入实施范围的共31.7万人,其中,在职人员21.2万人,离退休人员10.5万人。按照“中央财政补助、市级财政承担、区县财政分担”的原则,所需经费全额纳入财政,市财政与贫困区县财政承担比例为8∶2、主城七区为2∶8、其余区县为5∶5,确保经费保障到位。
为开展好绩效工资工作,重庆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重庆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率先出台、率先兑现”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深入扎实的专题调研,测算和掌握了大量数据;严谨细致地研究制定政策,密切结合重庆实际,研究制定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实行沟通、预审、批复“三步流程”工作制,开辟了“绿色通道”,确保审核批复科学快捷,做到“当天上报,当天审批”。
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成为重庆化解工作矛盾的重要“法宝”。据重庆市永川区教委主任陈军介绍,为保障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公正、公正,该区在绩效工资实施之前就督促各校必须规范运作教代会。这样在实行绩效考核时,教代会发挥了很好的上下沟通、集体决策的作用。
据了解,重庆在实施绩效工资政策中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法律规定;全市共38个区县在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基础性部分中设立了农村学校教师津贴,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为城乡师资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全市40个区县及北部新区均按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人均水平的40%至60%设立了班主任津贴,普遍提高了班主任津贴标准。
“政府将教师工资纳入财政序列,是对教师工资的最大保障。”彭智勇说,以前,农村教师进不来、留不住、质不高,一些县财政难以供给一名正式教师的费用,就只好低薪请代课人员。现在,依靠绩效工资带来的新机制,这种状况彻底改变了。
现在,重庆义务教育学校在职人员绩效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已经基本兑现。彭智勇说,广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他们以不同形式表达对党中央、国务院关怀的感谢和内心的喜悦,对兑现绩效工资给予了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