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取得长足进步
在中央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动下,2009年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职业学校学生在入学规模和就业率上都有所提高。
“我们已经形成并巩固了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总体格局。经过近年来改革、发展和建设,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显著增强。”鲁昕认为,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已具备三个基本能力,一是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数以亿计有道德、有文化、有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能力,成为造就国家新生劳动力大军的重要力量;二是具备了承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能力,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三是具备了服务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基本能力,成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
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2008级学生王惠在操作、维修大型设备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和社会定位,“职业学校的专业技能培训圆了自己当工程师的梦想”。
像王惠一样,职业教育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大大改善了从业人员技术结构,有力支持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国家竞争力提高,为国家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稳定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鲁昕说。
职业教育成为民生工程
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入学观念正在悄悄改变。在他们眼里,职业教育再也不是万不得已的“二等选择”,而是投入少、回报快、面向人人的教育。
宁夏农业学校毕业生张峰现在已是当地种鸡场的技术员。以前,张峰家庭经济困难,一家五口人的经济来源只有几亩枸杞。念中职时,国家补贴了学费,毕业后,公司包吃住,每月收入1300元,不但自己够用,还能贴补家里。张峰的哥哥在青岛读大学,学费全是弟弟负担。张峰的爸爸骄傲地说:“儿子如今成才了,上中职,真值!”
与此同时,各地也根据自身实际,将“民生”二字放在首位,为中职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上海推出职业教育5年行动计划,中职学生可以休学工作再复学,增强中职教育实用性;重庆市就读中职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返乡农民工、农民工子女享受学费和住宿费全免,每年包干补助生活费1500元的资助政策;浙江免除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农村家庭子女就读中职学校的学费;广东中职教育实行“零学费入学”……
作为民生工程的职业教育,如何真正做到人民满意?鲁昕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只有培养出高素质有技能的劳动者,为政府解决了就业问题,为企业生产出高附加价值产品,为家庭解决了民生问题,职业教育才能为全社会所满意,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