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人大附创新人才培养:为每个学生开辟成才路径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今天,在京城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眼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心向往之的学校。这里不仅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完善的教育设施,有一大批在教育教学上各有建树的老师,更培育出一批批在各种舞台上绽放光彩的学生。一些教育界同行参观了人大附中之后说:“在这里,每个角落都充满活力,学生找到了真正精彩的自己。”

 

  创新铸强实力,实干赢得口碑。近年来,人大附中通过创造适合不同潜质学生全面发展,既面向全体又尊重个体的培养模式,找到了一条让超常学生、特殊才能学生充分发展,全体学生人人成才的路子。“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寻找到自己的个性支点,尊重他们的差异、选择和权利。‘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更是我们未来坚定不移的目标。”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说。

 

  创设高选择性的教育,让学生人人成才

 

  丰富的课程、多彩的活动、多样化的社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舞台

 

  让全体学生人人成才,必须让所有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这对学校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我们必须提供高度的可选择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都有舞台,以此实现所有学生都有发展。”这是人大附中领导班子的共识。

 

  人大附中教育的高度可选择性主要体现在:课程和活动。从1989年创设第一门校本课程“现代少年”起,人大附中开展以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程改革,逐步开设了发明创造课、汽车模拟驾驶课、科学实践课等几十门校本课程,开设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艺术4个领域的160多门选修课程,并以学校任课教师为主体,编写出了系列专门教材。

 

  如今,劳技与发明创造课程、科学实践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丰富的外语选修课程和自行编写的系列专门教材,逐渐成为人大附中独有的课程特色和优势。学校除开设英语必修课外,还开设了日、法、德、俄等10门外语选修课;开设了英语数学、英语物理等双语教学课;学校在传统的劳动技术课中增加科技含量,形成了以创造发明为龙头,金工、木工、电子为基础,包含计算机、汽车驾驶等在内的现代劳技课系列。

 

  人大附中探索建立起来的************科技教育体系是另一个既面向全体又针对个体的例子。在这里,从20多门科普教育课程,到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科技活动而成立的“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再到为帮助有志于科技研究和发明的学生施展才华而成立的“少年科学院”,************科技教育体系吸引了全校所有对科技感兴趣的孩子。

 

  在人大附中,每周要举办一次科学名家讲座,邀请著名科学家、院士给学生作报告,报告者不仅要回答学生的当场提问,还会邀请学生参观他们的实验室,部分学生因此得以参与周边科研院所和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实验。为了给有艺术兴趣爱好的学生搭建发展平台,人大附中专门组建了艺术团,参加艺术团的学生平时分散在各班学习,课余时间进行集中艺术训练和演出,学业和特长都不偏废。

 

  “我们学校像个奇妙的‘百宝箱’,里面有许多‘奇珍异宝’:足球联赛、乒坛争霸、口语擂台……还有合唱团、舞蹈队、网球俱乐部等社团,这给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成长舞台。”人大附中学生李晶莹兴奋地说。在人大附中,学生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众多,几乎所有涉及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领域,只要有学生感兴趣,新的社团和活动随时都会诞生,这使有任何特长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据调查,全校有61%的高中学生经常参与文艺活动,几乎每个学生都参加了一项以上的活动。 

 

  提供拔尖孩子成长的土壤,从中学起培养创新人才

 

  创造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要关注智力突出的拔尖孩子的独特需求。关注教育公平,同样要尊重这部分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权利

 

  8月7日,在人大附中纪念建校60周年举办的素质教育成果汇报会上,曾经荣获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人大附中学生赵中伦走上讲台,向出席会议的嘉宾介绍了自己课余从事的“SL7207减毒型沙门氏菌靶向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生长的研究”,这项研究将有可能开发成为新一代具有低毒、肿瘤靶向性及高效肿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生物制剂,为人类治疗肿瘤和癌症带来新突破。

 

  赵中伦只是人大附中在科技创新方面作出成就的众多学生中的一员。在著名的《Nature》杂志上,还曾经出现过人大附中12名学生和1名教师的名字,记录了他们与中科院的科学家一道,参与生命科学最前沿的破译人类基因图谱科研攻关的努力。这些智力超常,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中学生和科学家们同吃同住同研究,不仅提高了科研能力,撰写的科研论文还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