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省级牵头辐射市州县
省里启动“爱烛行动”首场救助活动后,陆续在全省14个市州分头推进,带动市州一级“爱烛行动”迅速展开,省级行动第一批救助特困教师300人,省市县三级行动第一批共救助特困教师2263人。
2009年10月28日,“湖南省教育基金会启动‘爱烛行动’暨救助特困教师大会”如期举行。
当52岁的湖南省石门县农村教师易继祥从省委副书记梅克保手中接过2万元救助金时,眼中泪花闪烁。“我们夫妻俩近8年来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平时几乎不吃肉。”易继祥在台下对记者说。2000年,易继祥因病做了换肾手术,花销巨大,生活陷入极度贫困中。他表示,治病以来,还从来没有一次性拿到过这么大一笔现金。
那一天,包括易继祥共25名来自各地的特困教师,从省领导手中接过每人2万元的救助金。
在省教育基金会的要求下,各市州基金会学习省委办公会议纪要,向当地党委、政府作汇报,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向那些生活困难、负债在10万元以下的困难教师伸出援手,救助范围扩大到2989名特困教师之外的更多困难教师。省基金会各理事长、副理事长分别下到14个市州,登门发放救助金,敦促市县“爱烛行动”的开展。
2010年春节前,几位年事已高的理事长冒着严寒,分赴各地召开市州一级的“爱烛行动”救助特困教师大会。2009年12月15日,长沙市特困教师救助大会召开,省教育基金会“爱烛行动”为长沙市各县市区26位特困教师发放了每人2万元的救助金。
2009年12月22日,衡阳会议。接着是郴州,永州,湘潭,益阳,常德。
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表示,关心特困教师,株洲要走在全省前列,要当仁不让。经批准,继2009年市财政增拨500万元作为基金会的铺底资金外,2010年,又协调财政、教育、劳动、民政、总工会等部门安排了“爱烛行动”专项经费。
郴州市委副书记谭平表示,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郴州市提出了“发展先发展教育,建设先建设学校”,现在还要加上“关心先关心教师”。全市家庭特别困难、负债在5万元以上的教师300人,市一级救助200人,需100万元,市委市政府领导对这100万元专项经费逐一进行了落实。
岳阳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梅楚波是个热心人,也是个实干家,省委专题办公会纪要下发后,他带着纪要深入各县区巡回演讲,一路劳累奔波,鼓舞士气,争取支持。
湘西自治州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莫伟才告诉记者,湘西为“爱烛行动”下发了两个文件,一是州常委会纪要,二是开展调查、建立特困教师信息库的通知,对辖区内特困教师的困难成因、开支费用、负债现状实行动态管理,以保证救助特困教师的准确率和有效性。全州教育基金总量在前一年基础上增长40%至50%,达到历年最高。其中花垣县基金会动作最大,2010年底可达1000万元,2012年力争突破2000万元。
……
截至2010年春节前夕,省教育基金会在全省召开特困教师救助大会14场,先后救助特困教师300名,发放救助金600万元。到目前,省市县三级共救助特困教师2263人,发放救助金3000多万元。省教育基金会因“爱烛行动”至少已募集到2602.67万元资金。
此前还没有哪一年,全省特困教师群体曾一次性获得如此大的救助。与以往单纯看望、慰问困难教师相比,基金会救助金额的支出达到从前的10倍以上。
【观点】按《纲要》要求高度关注贫困教师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杨春茂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努力,教师队伍中曾经出现的因拖欠工资而影响教师生计等重大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城乡差距、校际差别较大。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待遇仍然较差,尤其是在遭遇患重疾等特殊情况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资金和渠道。
据2009年教育督导报告显示:农村教师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医疗、住房、工作压力三方面。
医疗方面,67.3%的校长反映本校教师尚未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其中55.8%的校长称本校教师既无医疗保险,又不能报销医疗费用。32.8%的农村教师反映,由于负担不起医药费而只能不去医院就医,结果小病拖成大病。63.7%的农村教师反映“多年没有”或“从来没有”参加过学校统一组织的体检。法律规定的“教师医疗与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未得到落实。
住房方面,多数农村教师既无建房的宅基地,又不能享受城镇职工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等房改优惠政策。农村小学教师反映无自有住房的比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7.8%、48.0%、63.1%。在反映没有住房的46岁及以上教师中,有23.9%的教师居住在学校单人或集体宿舍,在农村,这一比例达到32%。这些教师的生活条件令人担忧,退休后将面临无房可住的实际困难。绝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无力建设教师“周转房”,给青年教师及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困难,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
工作压力方面,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大。小学、初中教师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2.4小时,班主任周平均工作时间达52.1小时。90%的教师反映周末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和家访。20.6%的山区农村教师承担了跨年级、跨课程的教学任务。特别是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大量增加,教师和管理人员未作相应调整和补充,导致教师额外增加了大量管理工作,延长了工作时间。55.1%的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较大。抽样调查显示,工作压力过大直接影响教师身心健康,睡眠质量较差和非常差的教师为21.5%,经常感到精神疲惫的为28.4%。
中国约60%的教师在农村,农村教育对中国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进一步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
解决农村特困教师的生活难题,要落实《纲要》要求,完善医疗、保险、住房待遇。应当由国家尽快出台教师津贴、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对在农村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按艰苦程度提高津贴标准的经验,探索将教师基本医疗、养老等保险费用以及定期体检的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的措施和办法。总结解决教师住房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教师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及周转房等政策,更好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根据《纲要》要求,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部署,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包括民办学校的分类意见和教师实施养老保险的有关政策。
第二,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特别是要完善津贴和补贴标准。根据农村学校所在位置的生活、交通、医疗卫生和通讯等条件确定若干个地区类别,按教师职务工资和津贴部分之和的一定比例向在农村地区任教的教师发放农村教师津贴。日本1954年颁布了《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其中第五条规定向偏僻地区教师支付“偏僻地区津贴”,而且规定了津贴标准要相当于本人工资的25%左右。
第三,尽快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减轻农村教师工作压力。
第四,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类似湖南省教育基金会的做法,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实施救助活动,对因疾病等原因造成特殊困难的教师进行帮扶和救助。
【点评】对爱人者报之以爱
唐凯麟
湖南教育基金会推行“爱烛行动”,对省内特困教师给予了卓有成效的救助。这是一项扶危济困的大行动,在全省教师队伍中产生了积极良好的影响,表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处不在的亲和力量,也彰显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光芒,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赞歌。
爱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情感,这种情感既表现为一种权利诉求,也表现为一种义务担当。任何一个凡夫俗子都有对爱的渴望,也同时有爱的奉献。爱人者需要被爱,被爱者亦能爱人。
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爱烛行动”关爱贫困教师,精神层面凸显的是“对爱人者报之以爱”。它说明道德建设不仅要从个体方面呼唤有意义的付出与奉献,也要从社会群体方面呼唤对付出与奉献方的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真正的好人是懂得感恩图报的人,真正良序的社会应该努力寻求并建构爱与被爱能够有效互动的机制。
“爱烛行动”,精髓在爱,贵在行动。它使爱得到了道德的升华,使道德得到了爱的滋润。这使人想起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