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承认,美国中小学生的负担确实比中国的轻些,但是把所有美国学生描述成整天玩耍就未免太过“演义”了。事实上,美国中小学生和中国的一样也要上课、课后也要做作业、有课外活动、有大考小考,虽然一般不必特别早出晚归,但是一旦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晚上还是要做作业到九、十点的。
如果想上好大学,周末也要参加各种活动。虽然不用和国内某些孩子一样做作业到深更半夜,但无论如何不能说非常轻松,更不是一个“玩”字了事。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个误解呢?笔者认为首先确实有些美国学校是一个“玩”字了事,但这些学校的水平一般很差。美国公立中小学免费,学生按居住地入学,学校的办学资金很大部分来自当地的房产税。因此,在房价高的地区的学校资金就充足,一般学校就相对好,这些地方也一般被称为“好学区”。
读者应该很容易看出,“差学区”的居民收入、
教育程度应该相对比较低,学校资金贫乏因而也未能聘请到好的老师,学校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办好学,很多家长也对孩子行为或者放任或者无暇顾及,因此在这些学校的学生确实就是基本在“玩”。而很久以前的华人聚居地就是这种“差学区”居多,很可能这个“美国中小学生就是在玩”的说法就是从老移民身上现身说法传出去的。
第二个原因大概源于国内中小学生确实太过辛苦,很多人渴望一个很轻松的学习环境,因此有人有意无意没有什么根据地把美国学校描述成这样的世外桃源。事实上,很多人有那么一个不是黑就是白的思考方式:既然中国学生太过累、太过苦,那么美国学生就肯定很轻松。因而美国学生学习极为轻松的说法就很有市场。
美国学生虽然作业不少,包括很差的学校都颇有些作业,却有一点和国内不一样:美国学校的老师一般不会强迫学生做作业。第一次没有交作业也许也会留下来谈话,再多一次应该会和家长沟通,但要是多次谈话沟通还没有什么改进老师一般就放任学生自己了,哪怕是很好的学校。当然学生可以不做作业,老师也会给学生低分,而在美国大学录取很看重平时成绩,不做作业的学生前途就堪忧了。
就这一点,笔者倒是认为可以学习:应该承认学生素质有高低、兴趣有区别,家长老师可以给予适当压力、辅导,但是如果学生实在没有兴趣、没有能力就没有必要强迫学生做作业,还是让学生量力而行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