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得小心翼翼
教师“未经允许不得接受采访”
自《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颁布以来,有偿补习禁而未绝。在平度市的一所乡镇初中,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暑假,全校大约有十分之一的老师办了补习班,主要是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教师。语文教师基本没有办班的,因为“没人上”,一些不在升学考试之内的所谓“副科”教师,也找不到市场需求。
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办过几次暑假补习班,每个学生每天收费10元,上课20天。多数补课的是初一学生,是家长送来的,出于某种“输在起跑线上”的顾虑。
她对记者说,有人猜测,教师会把关键知识不在课堂上讲,放到补习班讲,这是不可能的。但她也表示,有的教师会给学生“做工作”,暗示学生报班,比如“你这次考得不太好,找个老师辅导辅导吧”。还有老师直接给家长打电话,让孩子参加补习班。“这样的人都是纯粹为了挣钱了。”
她认为,教师在假期开设补习班,是因为存在这方面的需求,这是个很大的市场。特别在农村,多数家长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很多孩子一到放假就像“放羊”,痴迷于上网、玩游戏,家长们顾虑很大,希望能有人帮忙照管孩子,就像在校上学一样。
这位教师说,自己曾经中止办班,但有时在假期里遇见个别家长,对方还会主动询问“你什么时候开班”?
在形形色色的假期补习班中,教师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竞争关系。一些不开班的老师会因为“眼红”等各种原因而向上级部门举报办班者。办班者也怀着忐忑的心情继续自己的“兼职”。因此,白云的每个假期都过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成为上级部门查处的“靶子”。
从实际效果来看,教育部门对学校强制补课的查处,其力度远远大于对教师有偿补课的查处——已经很少有学校敢于“顶风作案”,占用师生的假期时间上课,但老师们自办的有偿补习班层出不穷。
以往,校方组织学生假期补课时,并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却常令学生不满,甚至会有学生向上级部门举报。如今,教师搞有偿补习不具有强制性,前去听课的学生却趋之若鹜。
一位教师对记者分析,目前上级部门对有偿补课的态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论据是:连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子女也会参加此类补习班,这些孩子的家长不会对此不知情吧?
和多数同事一样,白云对接受记者采访存有顾虑,担心“惹事”。正如当地一所中学布置2011年寒假工作的会议上,校长提出保障假期安全、抵制有偿家教等要求的同时,还首次对教职员工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在网上乱发帖子,未经允许也不得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一位与会教师对这项要求感到别扭。“以前从来没说过不能接受采访这个事。我的理解就是——别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