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南科大的艰难、勇气已众所周知。
去年年底,教育部允许南科大筹办。但在现行法规下,南科大获准招生得等
到多年以后。去年12月,在教育部还未批复可以招生的情况下,朱清时自己拍板:自主招生、自授文凭。随后,首批45名学生入校。
对南科大来说,最艰难的一年已过去,朱清时却有了更多的压力。他称,“过去有很多的可能性,甚至我也可以选择不干了。现在收了学生,就要背负起这45人的命运,一直干到把他们送走。”
他觉得,“学生交付给南科大的是一生的前途。所有的南科大学生,都在分担着学校改革的风险。”入校时,双方签署了一份协议。文中有这样的字样:“双方完全理解存在的风险并自愿承担风险”。作为补偿,朱清时安排,每个学生可获得1万元生活补贴。
同时,为了对得起这些冒险读书的学生,朱清时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从全球请来教学上最好的老师,还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精心来为学生编排课程。教师中,有MIT的人类学教授,有院士,也有原明报主编等。
面对在场的20多个记者,朱清时很认真地说,“我希望这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4年。”
【如果你想建一个世界一流的豪华别墅,不能先建猪圈啊。】
几天前,教育部表态支持南科大进行的高教改革。
昨天,朱清时表示,他希望这个支持来自法律法规方面。“这一年多艰难行进,不完全是人为困难,更重要是旧的教育体制法制化。”
他认为,教育人士把他们理解的好的教育方式制定成了法律法规。但在30年前,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研究型大学。按照现有规定,中国高校只能渐进发展,想建一个大学,要先办成专科院校或者初级学院,等人都配齐了再评审合格升格为大学,然后再申请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最后再申请博士点。“每一个申请都要好几年,都要剥一层皮。”
他觉得,“实际上,世界上很多诞生优秀学生的大学,都是一步到位建设成研究型大学的因为他们是用最新的思路,没有包袱,所以办得好。在我国,这条路已经被堵死了。”
这位文雅的老人引用了一个粗俗的比方,“如果你想建一个世界一流的豪华别墅,不能先建猪圈啊。从第一块砖开始,你就要按照豪华别墅的要求去做。办世界一流大学也是一样,从招第一个人起,就要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去招。如果先招三四流的教师,在他们的基础上再招一流人才,很难。”
【如果还是得不到批准,我们就继续尝试自授研究生学位。】
目前,在现有体制下,南科大通过教育部的研究生招生资格的事看上去遥遥无期。
朱清时有自己的算盘。他设想,实在不行,研究生也像本科生一样自授学位。“在建校之初,我们不能把所有困难的事情都干起来。等到我们有很多人才资源,如果还是得不到批准,我们就尝试自授研究生学位这条路。”
朱清时的底气在于生源今年南科大春季招生完全采用自主招生的办法,对生源录取,朱清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的招生改革必须成功,要经得住推敲,不能任意招生,更不能降低标准。”
有人问过他,自主招生,是不是“不需要高考(微博)就能进入南科大”。
朱清时回答说,“我们比高考还严格,高考只是笔试,我们还有面试、能力测试、心理测试。我们的笔试是无懈可击的,是最权威的机构出的,可供历史查证。为了社会公平,也为了南科大的将来,一定要用最严格的办法,选出最没争议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