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没有朱清时,要照样运行。这是我的目标。】
有人认为,是朱清时个人的魅力和人脉在推动南科大的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朱清时,南科大就没有办法运行下去。
朱清时称,他原本也想着过来做个轻松校长,可到了才发现,学校筹备之初困难重重,前途不明,难有优秀人才加盟,更别说和原来中科大一样的团队。所以看起来好像都是他一个人在做。
他目前的目标,是打造管理团队和学术团队,“只要建立这两个团队,就不是我一个人在运作。到时候,任何人离开,包括我离开,学校也能正常运转下去。这是我的目标。”
南科大已开始慢慢前行,但质疑的声音仍旧不少,有人认为,南科大只有在深圳才能实现,不具备全国示范性。
朱清时不以为然,“30年前小岗村包产到户,所有人都觉得不可复制,是犯法的,现在全国都推广了。深圳最早拍卖土地,当时违宪,都觉得特区乱来,现在也都在复制。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做得好不好。”
朱清时称,在他的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充满活力,是个纯粹的学术性机构。
他喜欢以梅兰芳剧团举例。“剧团成立时,一切都围绕梅兰芳能唱好戏在做。真正的大学就应该这样,围绕‘怎么把学生教好,怎么把科研做好’来运作,一定要学术至上,不要给这个机构赋予太多其他职责。”
对即将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这位老人评价,“写得很给力,但下一步要看怎么去落实”。
京华时报:去年两会你关注了哪些问题?
朱清时:去年提的最多的是“教育去行政化”,这也是我们南科大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
京华时报:一年来这个问题进展如何?
朱清时:去年“教育去行政化”的讨论引起很大变化。两会后不久,辽宁就有5所公办高校开始换校长,走出了过去从来不敢想象的一步:对全社会招校长和领导干部,并且全部到位。现在更多的学校和地区都酝酿在全世界招聘校长和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去年两会上的这些讨论,也许就没有这一步。总的来说,“教育去行政化”已经起步。
京华时报:就这个问题,你还打算做什么?
朱清时:目前的关键是法律法规支撑。南科大也在努力做这个尝试,我们已经拟出了南科大的管理条例,通过市政府认可后进行试点。如果成熟了,还要通过人大进行立法,成为“南科大章程”,这样办校就有法可依。任何地方要去行政化,都需要依法治校。不让行政官员事事干预,要有个妥善的办法。
我们的管理条例规定,学校的治理结构是三个委员会党委、学术委员会和行政委员会。其中学术委员会代替过去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学位委员会等等,处理一切和学术有关的事,主力是学校教授。行政委员会管理学校的行政事务。
京华时报:今年你打算关注哪些问题?
朱清时:就是关于原有法律法规的修改。比如不能直接建研究型大学这条。我今年的使命就是把这件事说清楚。这一年我们在招聘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因为我们刚开始建校没有研究生的招生权,而一流人才往往要求能招研究生才来,因为他们不可能等你到能招研究生。症结就在这里。法律修改好了,我们才真正解放了,才能放手改革。
京华时报:本届任期已过大半,你还有哪些愿望希望在换届前完成?
朱清时:其实还没有想过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近20年,也在推动一些事情,显然不能都在一两年解决,只能往好的方向走。今年我希望教育法律法规的修改也能慢慢有变化。
我还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大学自授文凭,让社会来评这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该不该继续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