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就业信息 >> 就业指南 >> 销售 >> 浏览文章
解读 2010 年大学生 就业形势...(2) 作者:cctvzsw 来源:keke 文章点击数:




  就业定位关键是职业定位

  谈到一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任主任也提醒:“求职前,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明确,企业在挑选人才也是分层次的,结合实际的工作需要。因此一些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完全没必要在这方面过多地产生迷茫。用人单位在常年的招聘工作中也会‘积累’相应的情况,避免高学历毕业生的‘大材小用’。他们也会考虑到人员的稳定、薪酬的高低等问题。”

  对于就业,任主任坦言,学生的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职业定位。“我们在对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的干部培训时,就和这些老师强调过这些内容。不论你是哪个院校、哪个专业,在就业前不做好自己的定位,不认清自己是很盲目的。我们这里说的定位主要包括三方面。待遇定位、地区定位和职业定位。”

  首先是待遇定位。任主任称:“我们不是用钱来衡量自己,而是要把自己的期望值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相结合,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其实这一点上,学生也在逐渐适应,降低自己的就业底线,这是很正确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毕业后我们没有工作,生存都出问题的情况下,还如何谈发展、谈未来?在当前受金融危机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像很多建筑行业公务员等职位都有相对的削减,部分企业的薪酬、待遇等都会有所下降,我们应认识到当前的形势,给自己一个合理、合适的待遇定位。”

  其次是地区定位。“客观上讲,北京的就业机会确实很多,但同样就业的人数也很多。高学历的人才跻身激烈的就业市场,所谓万军难过独木桥。因此我们不妨拓宽自己的眼界,着眼一些其他城市的就业岗位。没有必要非留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我们去开拓。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扶持也是很大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职业定位。任主任说:“大学生想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求职方向和求职目标。“田忌赛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大学生要善于用自己的优势去和别人竞争。现在我们组织的招聘会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拿着简历投很多家单位的多个岗位,这看起来相对增加了我们的就业成功几率,但很多时候这些简历的投放都是无效的。我们应摆脱这种盲目的状态,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哪些岗位。投放简历前,我们应问问自己,我期望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为什么要找这份工作?我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明白了这些问题,很自然的就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也会大大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因为是有明确方向的,去应聘的是自己最期望得到,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当然,想弄清楚这些问题可能要花些心思,还需要对所应聘的工作岗位本身做些了解。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年,就是大学生最好的实践年,选择的实习和兼职要和自己未来的就业相结合,效果事半功倍。这之前的几年,就是大学生做职业选择的时间,如果一个学生能在入学时就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那么他肯定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课余时间看什么书、社会实践参加哪些类别都会很清楚。我认识一位北语的学生,大二时就通过实习获得了两家用人单位的认可,他也称就是自己入学时就期望能做翻译,两年多一直在这方面下功夫,效果很明显,大三时就有单位对他有接收的意向了。因此,职业的定位是大学生找到自己优势和兴趣爱好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

  最后,任主任还提醒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注意收集相关信息。“同样的工作岗位在不同的工作单位也是有所区别的,有条件的话,大学生可以进行比较,把握好那些能对自己成长有帮助的发展型工作岗位。”


人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关注

推荐文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