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国内有不少影视动漫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刚推出一部作品,动漫形象还不怎么成熟,就开始推出一系列的衍生产品,结果常常事倍功半。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已具备一定知名度的“蓝猫”系列动漫品牌相关产品如服饰、玩具等的开发,尽管有相对不俗之销售业绩,但由于缺乏高技术含金量,充其量也只能算作一种浅层次之初级产品研发。与国外优秀动漫企业高科技远视野的复合开发型模式相去甚远。
此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动漫产业基地很多,但有不少实质上搞成了商业地产项目;动漫企业不少,但主要依靠代加工盈利,且规模较小,各自为政,未能构建起动漫产业联盟,难以形成环环相扣、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三)原创迷失,创意产业缺少创意
我国的原创动漫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制作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动画片,以及此后涌现出的《黑猫警长》、《葫芦娃》、《阿凡提的故事》等,是一批具有中国特色艺术表现手法的脍炙人口的优秀影视动漫作品。由于社会环境、体制变革、人才培育、市场竞争等等因素,我国原创动漫的发展进入了一段艰难时期。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内动漫企业替海外加工的动漫作品已经远远高出原创动漫的产量,正在不断失去原创影视动漫品牌创新发展的有利时机。
在以加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中,国产原创动漫产品的数量不仅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缺少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动漫创意,致使国外影视动漫市场占比远远高于国内影视动漫市场占比。
在选题与创作上,国产影视动漫作品多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缺少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也缺少对各层面受众观赏心理的研究和想象力发挥,改编简单,内容老套,所塑造的动漫形象不可爱,缺乏幽默夸张之感。观照国外一些动漫作品,“米老鼠”、“唐老鸭”反映的是美国式的幽默夸张,个性鲜明,红火了近一个世纪;迪斯尼改编的《花木兰》、梦工厂推出的《功夫熊猫》则是借助中国文化元素的全新演绎。它们的成功,足以让国内影视动漫界反思一个基本问题:面对国外动漫创意大肆移植,我们自己应该如何有效地运用想象力和动画语言去诠释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在拓展国际影视动漫市场中掌握主动权? 在主题表达上,国内影视动漫作品对文化元素理解不深,偏重儿童而忽略成人,内容幼稚,循规蹈矩而没有新颖的东西,对各层面受众心理和人性普遍意义的发掘欠缺,创作出来的剧本时常与生活脱离,与时代脱节。受众对动漫作品的喜爱,对动漫人物的钟情,是因为能在现实和虚拟空间上找到一个人性化的点,在智慧、幽默、新颖、夸张的氛围中理解很多为人处事方法,而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娱乐上。
在形象设计上,国内影视动漫造型或是过于简单,缺乏新意,或是借鉴的国外作品,东拼西凑。像《蓝猫淘气三千问》基本就是对迪斯尼动画片的学舌,蓝猫的形象,几乎就是美国动画片《猫与老鼠》的造型;而模仿日本卡通形象的动画片如《海尔兄弟》,里边的那种大眼睛、翘鼻子的卡通形象,几乎就是日本动画片的标准样式。甚至影视动漫形象的一些武打动作,也是美国变形金刚、蜘蛛侠的翻版。而在诸多模仿的过程中,却没有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等元素。即或比较有影响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其在形象设计、美术风格上过于简陋,缺乏文化底蕴,制作比较粗糙,对于国产动画而言并不具备示范效应。
二、促进国内影视动漫产业发展的应对之策
(一)完善政策引导和行业管理机制,促进市场资源整合
一是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在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内许多地方纷纷谋划将影视动漫产业打造为区域经济新兴增长点,目前,全国有16个省级行政区涉足动漫制作领域,建立了17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动漫企业的数量一路飙升至6400余家。而名目繁多的动漫节、动漫展、动漫赛事也是层出不穷。行业膨胀速度令人惊讶,动漫“虚热”现象已露端倪。发展影视动漫产业固然是实现经济转型和经济腾飞的良好契机,但其发展应该建立在本地区区域优势明显的基础上,缺乏科学论证、盲目跟风只能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因此,对于尚属发展初期的中国影视动漫产业,亟需完善产业引导机制,借鉴韩、日、法、美等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科学规划产业整体布局和发展结构,避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二是要明确主管部门权责。目前,国内影视动漫产业从创作、播映、出版到衍生产品生产等各个环节由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工信部、教育部等多个部委管理,往往造成权责不清。从近年来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分别批准各自的“动漫基地”、分别主办各自的“动漫论坛”,就可见问题之一斑。理顺管理体制,明晰管理权责,形成统一协调的机制,才能有效整合市场资源,促进各方要素的快速衔接,形成影视动漫产业发展合力。
三是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影视动漫业一旦定义为产业,其资源配置应从行政主导变为市场主导,政府部门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宜再用传统的、封闭的、盲目的或行政的手段保护中国影视动漫产业市场,而应将着力点放在宏观调控整体布局、发展结构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协调、促进产业发展上。
统筹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赋予动漫制作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对部分有实力、有潜力的原创影视动漫企业和项目,集中财力进行重点、持续的扶持,推动它们通过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按产业链进行资产重组,实施品牌化战略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促进其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