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大学 >> 大学信息 >> 浏览文章
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破冰之路”能否越走越宽(2)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难题待解:理念转变是关键

 

  一份由上海市教科院联合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开展的“高等学校自主招生对苏浙沪高中教育的影响调研”显示,有57.8%的学生认为高校自主招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加重了,46.7%的教师表示,“自主招生使自己的教学负担和工作压力加大”,而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主因是,部分高中调快了教学进度,增加了教学内容,并且开设有针对性的“应试”辅导。

 

  “自主招生的确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社会也需要纠正对自主招生认识的两个误区。”陶正苏认为,其一,高校自主招生的本意就在于突破“应试”模式,真实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特长,所以并不希望学生和中学做“应试”的准备;其二,选择偏才、怪才也并不是自主招生的主要目的。陶正苏认为,自主招生的目的在于探索多样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之路,“通过选拔方式之变真正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之变,这才是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所在,而这需要各方理念的转变。”

 

  据了解,2008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名额已经扩大到了500名,超过了两校年录取上海学生总数的一半。“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这一改革时,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需要学校去鉴定和推荐时,它必将推动中学对教育教学和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陶正苏说。

 

  丁光宏建议,如果自主选拔预录取学生能免于高考,那高校就有可能组织这些预录取考生先期接受大学预科教育,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还可以提前进入国家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或许更有利”。

 

  破冰前行:改革步伐在加大

 

  据了解,2010年,拥有5%招生自主权的高校将从76所增加到80所,对比2003年的22所,翻了近3倍,而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6年间翻了6番。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一次将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推向上海之外的地区,北京大学推行了自主招生的“校长实名推荐制”改革。自主招生“破冰”的步伐正在不断地加大。

 

  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年底,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5所著名高校首次联合启动了被称为“五校联考”的2010年自主选拔录取的新探索。

 

  与以往的自主招生改革相比,这项改革的探索意义更大:学生拿着联考的成绩就能去申请各高校自主招生的面试,一名学生将有可能同时拿到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比较之后作出自己的选择;绝大多数考生将在本省完成笔试,只需要参加一次考试就有机会获得不同大学的自主招生资格,降低了考生在多个高校之间来回奔波应试的成本;由于试卷是由五校之外的第三方机构命题,5所高校不参与通用科目的命题、阅卷和考务工作,有助于提高自主招生的公信力。

 

  联合招生也好,“校长实名推荐制”也罢,选拔方式越来越多,我们期待着自主招生“破冰之路”越走越宽。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关注

推荐文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