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成长顾问 >> 顾问 >> 浏览文章
80后反思成长过程的失败家庭教育(3)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由于缺少父爱,李翔的内心有一种缺失,他虽然长大了,但是内心仍然还是个孩子,还渴望一份父爱。这也许就是李翔内心痛苦的根源。

 

  李翔的父母到现在仍然不知道儿子有多痛苦,对于他们来说,在英国留学的李翔是他们培养出来的优秀产品,是一个让他们在别人面前“脸上有光”的产品。

 

  李翔说:“我一直梦想着摆脱他们,现在我真的摆脱了,但是却发现我摆脱的是他们的躯体,却一辈子也摆脱不掉他们对我的影响。”

 

  不顾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而去爱孩子是“错爱”,王占郡说,虽然很多父母一直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但其实是在伤害孩子。

 

  李翔的例子有些极端,但是“错爱”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比比皆是。

 

  每到周末那些督着孩子往奥数班、英语班、钢琴班里跑的家长,哪个不是“为了孩子好”,又有多少孩子不对这种“好”充满反感和抵触。虽然家长的压力是来自不科学的应试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家长心中的功利主义正在加重这种“错爱”对孩子的伤害。

 

  孩子小时候受点苦没什么?

 

  “当我发现,我爸妈的性格缺陷在我身上同样有时,我非常震惊”

 

  不少父母觉得孩子小时候受点苦没什么,“谁不是这么过来的,长大了就没事了”。

 

  其实不然。

 

  “我本来是决定不结婚的,但是在爸妈的强烈逼迫下还是结了,现在他们又在逼着我要孩子,这回我不会再同意了。”宋强说。

 

  宋强这么坚决是因为他发现,“我爸妈的性格缺陷在我身上同样也有,不仅是性格,就连饮食偏好、语言习惯等等,我都能在自己身上看到他们的影子。”

 

  当我发现这些的时候,我震惊了。“我害怕自己会像他们那样,我不希望自己将来也会祸害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

 

  这种恐惧在“小白菜”们身上普遍存在着。很多人恐惧结婚、恐惧生孩子、恐惧跟别人交往,还有的人会定期封闭自己。

 

  “我中学的时候一直比较自闭,现在是会隔一段时间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一次,谁也找不到我。”已经休学的小冉说,她从小跟着妈妈和继父生活,继父经常打骂她,妈妈也觉得她是个负担,曾经歇斯底里地想把她弄死。

 

  陆晶说,“我也喜欢看见人们生气勃勃地创办事业,如痴如醉地堕入情网,痛快淋漓地享受生命,但是我已经失去这样的心境了,对一切都提不起精神。”“我看到我父母的婚姻……我真的,对婚姻根本就没有什么渴望和憧憬。”

 

  后来,在妈妈的再三逼迫下,陆晶还是结了婚,生了一个女儿。

 

  但是,带着从自己家庭中带来的根深蒂固的恐惧,陆晶最终没能和丈夫搞好关系,现在她带着自己的女儿当起了单身母亲。

 

  很多人已经认同,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观念等都主要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有不少专家认为,早期的家庭教育其实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教育,它为一个人今后成长的各个方面都奠定了基础。

 

  “我以前一直认为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会让孩子缺少创新精神、不敢冒险,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和选择能力,但是现在我发现家庭教育的影响根本还没有到这一层。”王占郡说,“当你走近这些孩子的时候会发现,失败的家庭教育首先影响的是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在对“小白菜”进行救助的时候,王占郡发现,这些人的问题是经常要考虑是不是活着,缺少安全感,不自信经常会退缩,生活得不快乐也缺少快乐的能力,不懂得爱也没有爱的能力。

 

  “在这些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根本谈不到更高一层次的创新能力等等。”王占郡说。

 

  “父母也是这个时代的受害者”

 

  痛苦的不仅仅是孩子,在不良的亲子关系中家长一定也不快乐。

 

  著名教育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父母本身也是这个时代的受害者,他们能把孩子养大已经不容易了。”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