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孙云晓所说的那样,确实有些家长在“祸害”孩子,但是这些家长也是被“祸害”的,他们往往也曾经是受伤的孩子,曾被父辈粗暴地对待过,他们还承受着时代巨变所带来的压力,与传统的社会结构同时破碎的还有旧的教育理念,但是与新的社会相适应的教育框架并没有出现。这些家长本身就带着压力、焦虑,他们本身的不快乐是造成孩子痛苦的根源。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王占郡说,他们把自己和孩子之间恶劣关系的根源归结于孩子,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不孝顺、不理解才造成了他们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不利于帮助那些还在哀号的“小白菜”的恢复,也不利于重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王占郡讲了一个很多“小白菜”都知道的故事。
一个母亲在网上看到了有关“父母皆祸害”小组的报道,给自己的女儿打电话,让女儿也**去看看那个小组,这位母亲的本意是想让女儿去比较一下,看看自己生活得多么幸福。
没想到,这个女孩到了小组之后,“就像找到了组织”,一下子找到了倾诉的地方,写了几万字的东西,讲自己小的时候被父母忽视,被送到外婆家,外婆为了让她听话经常吓唬她。这些恐吓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很多阴影。
王占郡介绍,他们在对那些在自杀边缘游荡,或者已经得了抑郁症的“小白菜”进行救助的时候,非常希望有家长能配合这些志愿救助者,“按照以往的经验,这种亲子矛盾,只要家长出现,孩子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王占郡说,因为只要愿意站出来,就说明这些家长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那么离解决问题就不远了。
但遗憾的是,在王占郡他们目前的救助中,还没有一个家长愿意站出来。
“小白菜”其实对父母能跟他们一起解决矛盾也没有信心,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在网络上、小组里才会袒露心扉,他们很少会把线上的活动带到线下。
“在我家我爸就是‘王法’,他怎么可能承认自己有错的地方。”一位“小白菜”这样说。
父辈并没有如我们所愿正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事情只能这样坏下去,甚至更坏。
对于这些“小白菜”来说,他们和父母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还不是最坏的事,他们最害怕的是有一天自己也变成他们父母那样的人,把他们受到的伤害再传递到下一代去。
“对于‘小白菜’来说,正视现实很重要。”王占郡说。
他认为人的生命就是一条溪水,对于“小白菜”来说,水的上游已经被污染了,现在“小白菜”不能再幻想清泉了,重要的是如何让来自上游的污染在自己这里画上句号。
因此,伤害已经造成,自救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孩子能成立这个组,其实就是他们自救的开始。
王占郡介绍,他们在小组里发帖就是排解的一种方式。“几乎每个参加救助的‘小白菜’都有一肚子话。”王占郡说,他们有的拿起电话就一边说一边哭,有的会写出上万字的邮件。当他们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时,不少人觉得自己已经“好多了”,有的人甚至觉得有人听他们说话是“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通过几次救助,陆晶现在已经基本走出了困境,她甚至已经开始承担志愿者的工作,开始帮助小组中其他的“小白菜”了。“我现在的目标就是要让我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童年,虽然她现在已经受到一些影响。现在我每周回母亲家一次,为的是让孩子知道她有外婆,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陆晶说。
陆晶喜欢哲学、喜欢佛教、喜欢音乐、喜欢做运动。“这些东西能让我放松。我不想让孩子知道我和父母之间的不愉快。”
“缺失的已然缺失,获得再次成长可能性的唯一途径不是继续向外寻求爱,而是自己要学会如何爱自己!”专家这样说。
(文中案例的主人公现在正在接受心理救助,故案例主人公均使用了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