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挑战现有教育制度 南方科技大学能走多远(3)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挑战“中国特色”

 

  一系列难以达标的准入门槛,不是朱清时及其团队遇到的全部困难。“自主办学的第一要素是经费。但我们还没有得到财权。”朱清时说。过去30年来,深圳市各级政府已形成一套严格的财政管理体系,凡要动用财政资金,均需提前一年编制预算。经核准后,由政府统一采购、再由国库集中支付。“这一套制度本身是非常好的,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一言堂’和‘一支笔’,但缺乏灵活性。”南科大一位管理人员说。

 

  虽然深圳方面最终对南科大开放了“绿色通道”,给予其每年1000万元资金,可不用报批自主使用,但朱清时称,南方科大要办成真正有自主权的学校,不仅要有人权、事权,还得有财权。他希望的管理架构是,“成立一个理事会和一个基金会,财权由理事会负责,政府应给的钱按年划拨到基金里,校长则按管理条例来花钱”。就是这样一些强烈的独立办学主张,推动朱清时作出了自发文凭的大胆决定。然而,本刊记者获悉,目前南科大在人才招聘、学科领域的选定、学校行政及学术架构的设置等核心事务上,进展缓慢。

 

  朱清时12月15日的公开信宣称,学校已聘请了若干院士和著名教授承担教改实验班的教学工作,包括:中科院院士张景中、中科院院士陈国良、著名物理学家陈应天、香港科大教授李泽湘、香港科大教授丁学良等,领衔组织设计人文教育课程,实施全面教育体系。不过,本刊记者获悉,绝大部分受聘学者不能在南科大全职教学,无法成为支撑学校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

 

  按照南科大此前的计划,拟在一两年内建立起五个亚洲一流的研究所,初步规划理学院、工学院、管理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四个学院,并预留一到两个新增学院建设用地。五年内招生5000名,招聘教职工300位。

 

  最新的消息是,在未向主流渠道发布招聘广告的情况下,南科大已收到教学系列的简历300多份,教辅工简历则已达2000多份。不过,在各学科担当大梁的领军人物目前无一落实。朱清时表示,要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谈妥条件,并将这些一流人才请到深圳并非易事。他请“围观者”多给一些耐心,并向本刊记者透露,年底会有一个非常高端的团队来与深圳市主要领导面谈,“一旦确定,学术圈会大吃一惊”。

 

  南科大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有深圳学者分析,两三年内,香港八所大学要实现本科学制三年转四年,需增25%教师;澳门大学横琴岛新校区2012年开办,需要大量人才;此外,海外新加坡的大学、沙特阿拉伯帝国理工大学,国内的北大清华复旦及中科院系统都在搜罗人才。竞争如此激烈,南科大无论打国际牌还是中国牌,都缺少独特优势。

 

  由于领军人物难以到位,该校学科方向设定的方案迟迟难以推出,研究所、实验室设备配置规划也无从启动。

 

  与港科大不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大环境。原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说,尽管深圳可以给出国际一流的待遇,还有大量科研经费支持,“但一流大学不是钱能堆出来的。一些真正好的人才来了以后,更看重综合环境是否宜居、学校能否高度自治。”

 

  “深圳和南科大准备好了吗?”他问。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