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教材 老师也得上网查
教材是性教育进课堂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由于每堂课内容都不一样,所参考的教材内容也都是老师们从各处搜罗来的材料汇编。到图书馆借、去书店买、上网查,老师通过各种途径找资料,岳丽说,因为缺乏规范的教材内容,目前教研组正着手编写校本课程,但这还需要三年的试运行过程。
沃建中表示,目前青少年获取性知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但课堂教育效果却不甚理想,“不是没有,只是重视不够,不够规范。”本市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起步较早,两年前,他曾率领课题组为全市编写过相关教材,可是虽然开局良好,却后劲不足。两年下来,当初积极参与的学校要么为了赶教学进度,直接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挪作他用,要么因为后续教材跟不上而直接把这门课停掉。
缺课时 生物课上生理
广渠门中学在初二生物课中编写了一章4个课时的青春期教育内容,里面就涉及了身体发育、预防艾滋病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如果还有需要这方面课程的班级,就要向教研组申请“送课进班”了。
如果哪个班主任发现学生有问题需要解决,就会通知岳丽,然后她和小组成员针对这个问题编写好教案后再安排课时去上课。但这种方式却造成一些学生的心理抵触,因为“怕被笑话”——如果哪个班来找岳丽他们上课,就说明这个班有同学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那这个班可能就会被嘲笑。
在沃建中的调查研究中,也经常发现有学校随意挪用健康教育课时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记者 金可
相关新闻
普及性教育行动启动
对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现状,市人口计生委和市教委同时展开了行动。日前,市人口计生委向全市中学生推出80万册性健康教育读本《成长的烦恼》和《最美的花季》。各区计生委现正向各校发放,学生对读本反响热烈。
市人口计生委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读本仅作为课外读物向初、高中学生发放,尚不能达到人手一本,还是以传阅为主。读本以真实故事与漫画相结合的形式讲解青春期性健康方面的知识。男女生交往中如何避免怀孕、发生性关系后紧急避孕措施等内容均被纳入书中。
同时,受北京市教委委托,首师大也已编写了《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性教育大纲(草案)》,北京将在中小学开展系统的性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