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体验家庭事业两难选择
你在家时,同时发生下面几件事,你会先处理哪一件?
1、孩子哭了
2、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
3、电话在响
4、有人敲门
课堂上,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做着心理测试题。四个选项分别代表家庭、金钱、事业、朋友。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试着了解自己。
老师们还设计了一个情景问题交给学生解决:“张莹莹是名牌大学毕业生,现就职于某生化研究所,丈夫是银行高管。一份理想的工作,一个幸福的家庭,朋友们都很羡慕她。但就在上个月,张莹莹却陷入深深的烦恼——刚刚参与研究所的一个国家级课题研究,此时却发现自己怀孕了。丈夫劝她暂时放弃工作,安心在家带孩子,而她自己又舍不得即将开始的研究。如果你是她的闺中密友,你会如何劝说?”虽然缺乏生活经验,但学生们对这样的“真实性任务”饶有兴趣,各班都排演了小品上台表演。
对中学生来说,这样的选择似乎还很遥远,但杨志军认为,正确的性别意识、对成功内涵的理性分析,都将影响他们日后的决定。
找回日渐淡化的“女孩味”
“对于设计‘成功女性特质探究’这门课程的出发点,我们主要是针对女生现状来考虑的。由于受社会、家庭以及学生个人自我意识的影响,如今女生的性别意识已呈现淡化趋势。”市三女中校长徐永初分析说,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分工模糊化使人们对女性角色的认识越来越不明确,优秀女性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特质?优秀女性应该具备怎样的素养?这些问题在社会评价中往往被忽视。二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教育趋于性别的统一化,传统的“男女有别”的教养方式已基本消失,代之以统一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模式,而对女孩应有的气质涵养没有足够重视。三是女生自身受社会舆论和周围人们看法的影响,自我的性别意识也逐渐减弱,对于如何发挥自身性别优势、克服不足认识不够。
“作为女校,女生的性别意识教育尤为重要。”徐永初说,“我们希望在育人目标中充分体现优秀女性的品质,并通过专门研究女性创新人才特质的课程来实现这一目标。”
这门课由全校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每门学科选定相应的研究对象,确定研究特质、研究形式及评价方式。整场“接力赛”将持续一个学年,如今赛程过半,下一学期学生们还将有机会领略优秀女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女艺术家的想像能力和女教育家的社会活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