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招生门户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中国招生信息网
当前位置:中国招生信息网 >> 最新动态 >> 国内新闻 >> 浏览文章
袁贵仁:实现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作者:cctvzsw 来源:佚名 文章点击数: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教育战线齐心协力,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日前在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5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可以概括为4个标志性成果: 

  ——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袁贵仁强调:“集中到一点,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转变。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先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显著成就,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在总结“十一五”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时,袁贵仁说:“‘十一五’这5年,是我国教育事业成就显著、极不平凡、十分关键的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关于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指标,有的已提前实现,有的将于今年实现。” 

  义务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2008年9月1日,是令人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名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意味着中国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 

  袁贵仁对此分析说:“从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确立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算起,我们用22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这在占世界1/5人口的大国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对世界全民教育的重大贡献,既确保了所有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又减轻了亿万家庭经济负担,改善了民生,同时还推动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制度建设,意义重大而深远。” 

  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高端和龙头。 

  “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5年的21%提高到2009年的24.2%,在学总规模达2979万人,位居世界第一。5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奖励1/2出自高校,社会科学领域2/3成果由高校完成。 

  袁贵仁说:“‘十一五’时期,中央明确要求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上,强调办出特色、推动创新。一是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比如,政府投入数10亿元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遴选了10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了4000门国家精品课程,奖励了50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二是注重走有特色、高水平的路子。鼓励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体现办学特色,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三是强调通过创新来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推动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支持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2011 Powered by cctvzs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QQ:897220906 690341441 E-Mail:897220906@qq.com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 如果侵犯您的权利 请通知我们 我们会尽快删除
京ICP备09038251号